众所周知,目前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个年龄,对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而言,可能觉得还很遥远,现在考虑为时尚早。但事实上,如果你是70后,退休已经在眼前;如果你是80后,退休也就是十多年后的事;即使你是90后,年纪也奔三十岁了,再过二三十年也同样要面对退休养老的问题。更何况有些年轻人可能还欠着二十多年的房贷,等房贷还清了,也差不多快到退休年龄了,而留给自己养老的钱可能还没存多少。
从目前来看,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退休金、医保等社会保障。其二种是靠自己工作时提前存下的存款。还有一种就是依靠子女养老。第一种无需多言,第二种也可行,但需要提前存一大笔钱才行。第三种方式在农村比较多见,但现在子女生活也不易,所以很多农村老人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多数还是自己生活,为的也是减轻子女的压力。
其实,退休后的老年人平日开销并不是很大,存钱主要是为了不时之需,比如看病或腿脚不便的时候去养老院和请护工照料之用。所以,不管你有没有退休金可拿,还是有儿女养老,人老了之后,还是有必要存上一笔钱,才可以比较安稳的养老。
那么,老人到底应该存多少钱,才能获得比较体面的退休生活呢?
首先,一部分人认为,随着我们国家医保体系和相关社会福利的逐渐完善,将来的老人即使得了某些重病,其报销的范围和比例也会有所上升。所以,如果退休后有3500元左右的退休金,另外再有20万左右的存款就可以了。退休金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存款可以作为应对疾病的医治费用。
其次,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虽然现在的老人比较节俭,一个月3、4千元的退休金,外加20万左右的存款,应该足以应对不时之需了。但是对90后等年轻人而言,考虑到几十年后的物价水平,就算有20万存款可能也不够应对晚年的不时之需。而想要真正过得好一些,起码要有50万以上的存款才行。只是,这里的问题是,现在年轻人喜欢消费,不习惯存钱,到退休时可能根本存不下钱。
综上所述,如果是现在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年人,有份退休金,外加20万左右的存款,基本就能过上比较安逸的晚年生活了。但是,对于90后等年轻人而言,考虑到通胀因素,到退休之时恐怕得存更多的钱才行。
最后,如果只有退休金,银行里没有一点存款或现金是不行的,因为进入老年后各种疾病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一些慢性的疾病,就医和治疗是在所难免的,即使将来医保制度再全面,自己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所以进入老年后手里有一些应对不时之需的存款是很有必要的。考虑到几十年后通胀的因素,未来一对老两口可能要存够100万左右才能真正实现“体面”养老。所以,对于年轻人而言,一定要抓住年轻时的机会努力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避免负债,这样才能在退休后过上安稳体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