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只是一个偶像型人物,可以崇敬,可以膜拜,可以贴在门上,可以挂在墙上,但绝不能用。这是万历皇帝对海瑞的判断。所以,海瑞进内阁,当首辅,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真的天上掉馅饼轮到他了,他也不可能做出张居正那样的成就。
为什么?性格决定命运!
先看看这位海青天有多牛
经过二十多年的传奇经历,海瑞从一名不入流的教俞(相当于教育局长)做到了国家的正二品高级官员。每在一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拿着朝廷的俸禄,为朝廷做着实事,不贪,不争,一心为民,深受人民的爱戴。
万历十三年,海瑞被任命为南京督察院佥都御史。一听说海青天要来,整个南京城都轰动了,大家倾城而出,堵在城郊,只为了目睹海瑞的真容。
海瑞还获得了一个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誉——被老百姓请入门神队伍。海瑞被视为公道与正义的化身,贴在门上,挂在墙上,据说能百病不侵,驱邪避难。
据说海瑞死后,在他就任的南京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场景,男女老少皆自发为他守孝,出殡送葬的人排了数百里,整整一天,无人离去。
由此可见,海瑞在老百姓的心中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已经被奉为了神人,可这样的人没有走进内阁,到达国家的权力中心呢?如果他成为了内阁首辅会怎么样呢?
海瑞的性格太偏激,在他的世界里,非对即错,非黑即白,没有第三种选择。
海瑞在三十六岁那年才考中举人,然后继续考进士,但屡考不中,四十一岁那年才捡了一个教谕当,还是一个不入流排不上号的官。由此可见,海瑞并没有张居正那样聪明的头脑。同时,海瑞作为正直的化身,在他的世界观里,不是对就是错,不是黑就是白,可以说这是一种偏激的几近扭曲的世界观。他的这一性格一直伴随着他的仕途,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
举个例子,海瑞在上任浙江淳安知县后,开始整治当地的贪腐现象,规定朝廷俸禄之外的钱财一律不准收。大家都知道明朝当官的工资少得可怜,基本上只能保证你不被饿死,所以各种灰色收入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而这海青天能每天吃青菜豆腐,穿几件破衣服穿堂入舍,跟个叫花子没什么两样,可手下的官员谁能遭得住啊?于是,县衙内出现了集体罢工的现象,工作体系完全瘫痪了。当然这也并没有难倒海瑞,没有师爷,自己拿主意;没有文书,自己写文件;没有衙役,自己巡街……后来大家见和他熬不住,也投降继续工作了。
海瑞虽然赢了,但可以看出他完全不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小小县衙的工作他能一个人全干,如果是首辅,每天面对的是全国方方面面的政务,以他这样偏激的性格,大臣集体罢工,他又该如何处理?整个国家也就崩溃了,不得不说这将是一场灾难,不可能运转好国家这台机器,更不可能达到张居正那样的成就。
海瑞尊的是圣贤之道,忠的是帝王天子,没有政治野心,也不会有张居正那样的改革魄力
海瑞有一个有名的外号——海笔架。这个外号源自他的第一份工作教谕,也就是干教育的。一次领导来视察,迎接领导时,两旁的两个助手皆下跪行礼,而海瑞直直地站着,并不下跪,这场面就像个笔架一样,于是领导低估了一句“这是哪里来的笔架山!”海瑞因此得了这个外号。至于为什么没下跪,他的理由是:教育官员不用下跪,这是圣贤的规定,我听圣贤的话,有什么错?
海瑞因写了一篇《治安疏》大骂嘉靖皇帝被关进了大牢,他也因此闻名天下,敢直言骂皇帝的人还真不多。这篇《治安疏》也成了天下第一名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家家净也。可谓是把嘉靖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他也因此开始了遥遥无期的牢狱生涯。
几年后,当他在牢中听到嘉靖去世的消息时,竟然表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当他听到看守说的那句“皇帝驾崩了”之后,他呆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哭到喘不过气,然后就开始吐,先吐这顿,再吐上顿的,最后是黄胆水。为何哭他?嘉靖是君,海瑞是臣,君死臣哭,是尽本分,而嘉靖活着的时候,海瑞骂他,也是尽本分。
由此可见海瑞对圣人先贤和帝王的忠心,而这样的忠心也有人觉得是愚忠。怀着这份忠诚,他只会遵守祖制,在前人所设下的规矩中行事,不会有张居正那样的改革魄力。
海瑞太不知变通,只坚守自己心中的对错是非,不懂利害关系,只会被人当枪使
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很赏识海瑞,将他提拔为应天巡抚,想要把他培养成张居正的得力帮手。海瑞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徐阶在暗中相助,他虽然直,但不傻。
然而他却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到任后发现徐阶的儿子在当地肆意横行,霸占土地,很是气愤,于是写信给已经退休在家养老的徐阶,要他退地。徐阶承认了部分错误,退了一部分地,想着自己曾救过他的命,还有意提拔他,现在又带头退地了,应该够意思了吧!不想海瑞竟步步紧逼,要求只能留一些自耕填,其他全退。徐阶辛苦了一辈子,身为内阁首辅,为国家殚精竭虑,现在又是主动退休,难道还要让他重新耕田吗?他自是不退,于是双方僵持不下。
这时候,高拱来了。高拱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早就想对徐阶开刀,奈何徐阶树大根深,一直不敢动手,这时候竟然遇到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高拱表示坚决支持海瑞,并严厉斥责徐阶,不久之后又发动言官向徐阶发难,攻击其教子不严。最后徐阶的两个儿子被发配充军,家中田产全部没收,连家也被一群来历不明的人烧掉了,徐阶只能连夜出逃。
看起来,海瑞赢了,实际上胜利者只有高拱,海瑞只是这场权力斗争中的工具。
由此可见海瑞根本不懂为官之道,也看不清利害关系。内阁首辅是要顾全大局,运筹帷幄,靠事事亲力亲为,死磕到底是不行的。
对于海瑞,高拱也有一句十分中肯的评价——海瑞所做的事,如果说都是坏事,那是不对的;如果说都是好事,那也是不对的;应该说,他是个不太能做事的人。
所以万历会对海瑞提出的恢复朱元璋时期用极刑处置贪官的提议置若罔闻,让海瑞做官但并没有让他走进权力中央。既然你海瑞这么清廉,这么受人民拥护,那你就一直为我工作,也是在向众人宣布为官要清廉,而你提的那一套嘛,给大家提提醒可以,实施就没必要了,毕竟我还不想让朝廷停摆,没人替我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