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退休后,除了在家养老,还能做点什么打发时间呢?的报道
2020-09-22 17:03  浏览:37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有关于退休的事情又闹上热搜了,有网友向人社部咨询关于延迟退休的问题,而人社部也给出了回应。

人社部表示,目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女性员工都有延迟退休和自愿延迟退休的政策,而国家层面对于延迟退休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时间表。

具体来说呢,就是目前还在研究中,大家等待国家给消息即可,大可不必过度关心。随之吃瓜群众的热情无处散去,开始畅想退休后的美好生活了。

有网友提问:如果你退休了,是想在家养老还是想在做点什么?本文益养老智慧养老将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畅想,帮助大家安排养老生活。


一、退休后在家养老怎么样?

根据统计,在家养老为我国主流养老方式,约96%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因此,退休后,选择在家养老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还有以下好处:

1、受传统影响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道德熏陶下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的风气,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子女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义务。

绝大多数老人倾向于居住在家中养老。他们认为在家里感到“熟悉”和“自由”,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有利于老年人保持习惯已久的生活方式。

再结合家庭成员的共同生活,日常照顾及交流,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因而,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在家养老。

2、适合国情

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在家养老。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

国家民政部在《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

但距离实现大多数老人都有所住的目标还有一些距离,所以,能够入住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老年人,很多地方存在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


3、养老成本低

还要看到,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阶段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

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更低。在家养老服务费用较低,适合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老人在家养老,吃穿用度大多数都是家庭共同开销。基本养护工作也都是子女做,因此不存在产生相关费用。因此,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

去养老院需要交缴医疗救治保证金2至10万元不等,高档养老院还有入伙押金10至50万不等,这些钱都只有在你不再住养老院时才能退回。入住养老院后,如果你想获取特别关照服务,还要收取各种费用。

二、退休后可以做点什么?

当然,还有一些老人退休后,突然无所事事,让老人有些举足无措。势必要做些什么才好。据了解,大多数老人选择以下这些事情:

1、接受返聘,从新回到岗位

很多老人从事相关工作一辈子,即便是退休了也对此念念不忘。所幸很多从业的机构,提出对老人返聘,让老人从新回到岗位上,继续奉献自己的积累。

这其中大多数老人都是大学教授,文物修复工作者,科研机构专家等。益养老为这种持续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希望能力越强的人越长寿呀。


2、旅居养老

还有很多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到头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没能好好的看一看。趁着退休之际,很多老人搭乘旅居养老快车,寻找风景优美有宜居的地方。

当然,也有很多老人选择自己旅游,跟年轻人一样,做一个背包客。祖国的美景数不胜数,自己做规划,自在随行。又得在老伴的陪伴下,增进彼此情谊。

3、在家休闲

老人退休后哪儿也不愿意去,自己在家钓钓鱼,种种菜,养养花或在养一只宠物陪着自己,偶尔约老朋友一起喝茶聊天,乐得随意逍遥。

老人忙碌了大半辈子了,到老了也不愿意停歇。每天总是很忙的样子。也会主动给自己找事情做,来打发这无聊的时间。

总结

益养老认为,无论是在家养老还是其他方式养老,又或者选择为社会做贡献,继续发挥余热,都是养老的形式之一。而养老不能拘泥于形式。

退休后老人应该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适当的做一些事情,有助于排解“容易想多”的问题。养老重要的是健康和开心,其他的尽情折腾吧。


发布人:1bd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