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养老服务按下“快进键”
养老重点工作名列全市前茅 星级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
涉县井店中心敬老院正在给76岁的甘泉村付喜良老人过生日。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申同庆 通讯员史燕平)“原来都是去镇上买东西,路又远,走起来不方便。自有了这个养老院,不光住的舒心,村里人买啥也方便,看病也方便。”说起这些,邯郸市涉县固新镇坪上村吴灵心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吴灵心老人口中的养老院是河北钰隆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坪上村创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委托信誉好、服务优,进行品牌化、连锁化运营,致力打造“人人都能住得起”、没有围墙的山区平民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除为入住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外,还为周边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全方位服务。该中心为解决运营困难,创新思路,拓宽市场,除提供养老服务外,还可为周边群众提供熟食售卖、订餐送餐、医疗保健、临时住宿等服务,极大地拉动了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
今年84岁的孔家村村民孔保胜,老伴去世后,儿女们再三要求他到县城居住,但老人喜欢清静,坚持一个人住在村里,自从坪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后,服务人员经常上门替老人打扫卫生、送餐、聊天,老人的生活也跟着方便了不少。
打造农村幸福院“升级版”只是涉县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涉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下联动,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养老服务机制,加快建立“精准化、多元化、品牌化”的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不断拓展养老服务形式内容,提高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老年人口68718人,建有养老服务机构140所,床位290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2张。
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和分片集中的原则,高标准建成了3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达到了“住房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环境园林化、服务优质化”标准,床位总数达到400张。2016年,该县率先在全市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公办民营改革,全面开展敬老院社会化养老服务,在满足区域内特困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将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逐步向社会延伸,将闲置床位向社会开放,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今年,该县还将新建一所综合性、现代化、园林式的养护院项目,计划投资1.15亿元,占地100亩,建成后,可为我县特困人员提供救助供养服务。
涉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老年养护院项目投资1.15亿元,将在年底开工建设。
为解决农村养老难题,确立了“因地制宜,不拘形式,易建则建,易改则改,易并则并,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指导原则,在实践中形成了福利型居家养老、福利型集中养老、互助型养老、联片互助养老、休闲养老、委托养老、探视养老等各种新模式。积极培育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支持基层老年协会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帮助留守、失独、困难家庭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截止目前,全县共建设农村幸福院117所,床位1608张,辐射26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5%。
健康养老产业是该县确立的重点培育发展的三大项目和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涉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培育星级养老机构为抓手,聚焦短板,高标定位,精心指导,各机构对照标准,精细整改,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近日,省民政厅公示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结果,该县的康乐养老院和2家公办养老院(井店中心敬老院、博爱中心敬老院)榜上有名。至此,涉县星级养老机构达到6家,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3家、一星级1家,实现全覆盖,提前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此外,结合太行红河谷经济带建设,全力加快投资12.86亿元的滨河康养小镇建设进度,为了支持项目更好更快发展,由县政府担保,帮助项目业主争取到2500万元农发行重点建设基金支持,2018年项目正式列入亚行支持的养老项目,签署了1500万美元转贷协议。该项目主要建设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养护院、康复中心、居家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日间照料中心等,是一种复合式的老年社区,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程度的生活照顾及护理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建成后,可为社会提供1710张养老床位,610张医疗康复床位,解决近千个家庭养老和县城社区养老问题。
提升护理能力的“水平线”。严格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建立了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通过“理论授课+实训操作”方式定期对全县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开展系统培训,特别是与北京农家女学校建立了定期联系,常年为该县护理人员提供免费培训。
北京农家女学校老师与老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