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大多数人追求的无非就是幼时安乐,成年后有自己的温馨家庭,夫妻恩爱,儿女成群,老后子孙满堂,承欢膝下。可是,陶少堂的一生,却是选择了孤寡一人,孑立一人,以墓穴为家,整整生活了30余年。谈及墓穴,人们只是觉着害怕,只是,陶少堂倒是更畏惧人心,鬼神于他而言,丝毫没有人心的可怕。
陶少堂是湖北武汉新洲道观河油麻岭村人,原本他也是有着温馨家庭的人,只是,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一一离世,自此,在村上人的眼中,陶少堂便成为了一个“不详”之人,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说是陶少堂将自己的父母克死了。小小年纪的他,自小便承受着这种恶意,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祖父母的爱是真切的,只是,祖父母在他14岁的时候,就相继离开了人世。那些亲友,并没有对这个孩子施以援手,甚至是和其他人一般,嫌弃他是个“不祥之人”。
那些人,倒是对祖父母留下的家产很是上心,一直争执不休。人性的丑陋,在利益面前是最容易显现的吧。14岁的少年,此刻对这所剩的亲情,竟忽的失去了所有的期待。将自己的东西简单收拾了一番,便离开了那个令自己心寒的村子,开始了流浪。十几岁的年龄,原本应是和家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年纪,却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四下流浪。
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谁又不曾如此想过?陶少堂也曾有过短暂的期待,但是,最终还是被现实的冷漠劝退。他并不想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般被人看不起,童年时期遭受的那些苦,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同样遭受,加上自己一穷二白的,也没人愿意将女儿嫁给他。所以,他看开了,将那红尘世俗一一抛下,最后选择了孤身一人,四下流离。也曾有“好心人”介绍工作给他,只是,最后给人干了大半年的活,却一分钱未拿到。那些年受过多少苦,后来被人问起时,陶少堂也只是付诸一笑。
回到家乡,却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了,家里面的房子早就在1958年的时候就被人拆了还田。1984年,51岁的陶少堂和村上的人大吵了一架,再一次出走,最后,在离自己的村子几公里外的一处荒山安了家,最后,干脆将荒废的坟墓改成了小小的房子,将自己“安置”其中。在那之后的日子里,他自己开垦了一些荒地 ,也挖了水塘,同时还种了些果树,自给自足,余下的卖点钱过生活,倒也凑合了30余年,在很多人的人的眼中,他的生活便像是世外桃源一般。
陶少堂在老年的时候,也开始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后来,当地知道了陶少堂的事情,也会经常过来看他,会给他带一些日常用品,并且建议他去养老院。只是,陶少堂对自己的生活很是满足,他从不觉得有什么后悔的地方。“这就是命啊”,这是83岁的陶少堂老人所说的话。
这一生,虽在大多数的事情上不圆满,但是,或许这一份安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一种幸福吧。惟愿老人余生安稳,健康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