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讲究养儿防老,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为我们中国当时社会的独特性,提倡计划生育,导致了一批独生子女。往往这些子女上学工作以后就留在了别的城市。就有一批空巢老人出现了。
这些空巢老人的身体一般都还算是硬朗,可以打理自己的生活。又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所以他们往往都独自在老家一个人生活。其实他们嘴上说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其实他们心里还是希望能够一家团聚的。伴随他们的往往是孤独,孤独无论是对一个人的精神还是身体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废物式养老”,正在破坏老年人生活,年轻儿女不以为然
往往子女们长大了,以后就会觉着自己懂得很多,而老人们逐渐被社会所淘汰了,所以他们不懂一些事情是正常的,如果老人想跟他们讨论一些时事,或者是一些新鲜的事物,例如智能手机微信怎么用的时候?
年轻人们往往,会不耐烦地说:“哎呀,说了你也不懂”。“就算和你说了,你也不明白。”“明明已经教过你很多次,这个东西怎么用了,为什么你就是记不住呢?”
这些年轻人觉着自己很忙,压力很大,跟老人有巨大的代沟,所以是不能沟通的。其实老人只是想跟你多说几句话而已,他想让你陪陪他,老人也在努力的跟上这个时代,想跟你有一个共同话题。所以请放下你的手机,多一些耐心倾听一下你的父母在说什么。
还有一些子女,因为担心父母的身体,就把老人接到自己的身边来。他们乍然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适应。因为语言不通,习惯不同一些老人就会害怕出门。
每天在家等着儿子,女儿回家吃饭。只有那短短的时间,才有人跟他们交流。这时候如果子女不能够把心思放到父母身上,可想而知,虽然亲人在身边,但她们的心里还是孤独的。
其实现在卖保健品的人为什么专盯着老年人?就是因为他们了解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他们知道这些老年人的子女都忙,这些父母们就渴望有人关心他们,在她们身边嘘寒问暖。他们就抓住了这种心声来欺骗老年人,买一些三无的保健品。
我们不要觉着我们的父母是被人欺骗了,他们曾经也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他们的社会经验也是很丰富的。可能有些老人明明都知道这些产品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那么他们为什么还会愿意为这些保健品买单呢?
其实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的父母买单的,其实就是这些人对他们的陪伴。他们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怕了,只要有人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事事以他们为中心,他们就愿意为之买单。
有了小孩,因为现在的教育理念可能跟父母那个时代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所以现在年轻一代往往也不会让父母帮忙带小孩,什么事情都不让做,美名其曰不想累到他。其实这时候的老人是渴望有点事情做的,哪怕是陪小朋友玩一会儿,或者是帮忙煮一餐饭,这样他们还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是有用的。
老人也是需要认同感的,他们也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什么事都不让他们做,他们会觉着对这个家庭没有用处,好像是子女的累赘一样。
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一些儿女看来,什么事都不让老人做,家里有什么变故都不告诉老人不让老人操心,这就是一个养老的悠闲生活。殊不知老人也不想整天无所事事,用他们的话来讲,有一点事情做做,反而更精神。
我们应该把老人带出家门,陪他们适应一下新环境,交一些新朋友,让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而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家里面。没事儿可以约三五个好友去公园锻炼一下身体,或者去小区的活动中心,那里都有很多这种情况的老人。去外面走一走,玩一玩,心情变好了,有了自我认同感,才能过好养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