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不少人都听说过中国人在国外疯狂购物的消息。在不少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也正是如此,不少国外的奢侈品店现在看到中国消费者,都会非常热情。
甚至有不少国外的商店,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还开始支持微信、支付宝这类在国外并不流行的“扫码支付”了。
但就算是这样,“玻璃大王”曹德旺还是表示,我国空有14亿人口,真正有消费能力的却不足2亿人。这到底是真的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根据今年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为39.2万亿人民币,约为6.06万亿美元。而同年美国的零售总额约为4.9万亿美元。
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我国的消费总量比美国要多上约1.1万亿美元,但是如果按照美国3.28亿人口,中国14亿人口来算的话,多出的1.1万亿显然是不太够的。
所以,从人均消费水平上来说,我国的还是远低于美国的。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其消费能力还没有跟上呢?钱都去哪了?其实,原因主要有3点。
一、存款习惯
对于不少中国老百姓来说,存钱应该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而多年以来,中国的老百姓们也一直都有存钱的习惯。去年,因为特殊事件的影响,不少原本没有存钱习惯的人也开始存钱了。
这样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抗风险的能力也会高上不少。所以,虽然有的人银行卡里的钱不少,但是很多时候这些钱都不会用于日常消费。
这样一来,相较于喜欢超前消费的美国人,人均消费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也就低了不少。
二、贷款
在中国,房贷和车贷应该是压在不少人生活中的两块“大石头”。对于不少家庭来说,在现在的房价情况下,能够凑足首付就已经“掏空了”几代人的钱包了。
曹德旺也曾一语道破,表示绝大多数人最大的消费支出可能就是买房子了。而除了房子,大多数人的日常消费需求和支出并没有多少。
而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贷款,对于不少工薪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可能每个月还完各种贷款,再除开日常开销,能够支配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三、收入差距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二八定律”,那就是一小部分的人掌握了大部分的财富。虽然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并不算十分明显,但是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还是在不断地扩大。
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可能还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毕竟这部分人是少数,消费能力也是十分有限。
而作为大部分的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想要进一步扩大消费,收入却不足以支撑,因此也就显得消费能力不足了。
说完了中国老百姓为什么消费能力迟迟上不去,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美国在去年经济条件那么差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这么高的人均消费。
不少美国家庭并没有什么存钱的习惯。据调查显示,美国有超过62%的人存款不足1000美元,还有1/3的人根本就没有储蓄账户。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美国的福利制度让他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退休了有养老金,生病了有医保,甚至失业了还有失业金可以领。
这也让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存钱的必要了,自然也就将钱全部用来消费了。
所以,中国虽然比美国多11亿人,但是人均消费力远低于美国,主要还是因为上面的3点原因。高房贷、存款习惯等让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毕竟对于居安思危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存点钱带来的“安全感”应该是远超消费带来的“快感”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你觉得中国老百姓消费能力低是为什么呢?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