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7月23日晚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专题访谈节目。访谈中,李万钧介绍,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将城乡特困老年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普通家庭中失能失智重度残疾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三类老年人纳入本市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目前,全市在册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有30.51万人
“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仅仅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难以解决养老需求。因此,政府给予他们‘兜底保障’,”李万钧表示。那么上述三类老年人到底能拿到哪些补贴呢?李万钧介绍,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体系和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制度,为困难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100元-300元/月,为重度失能或持相应残疾证的老年人发放护理补贴200元-600元/月,为高龄老年人发放津贴100元-800元/月,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同时申领三种补贴,最高每人可达1700元/月,就2020年全年,市区财政共投入财政资金21亿元、惠及全市70多万老年人。
此外,对于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李万钧表示,本市由政府无偿或低偿的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一些基本的托养和照护服务,都是一些“雪中送炭”式的服务。比如,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改造成为专门接收计划生育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为他们提供集中照护、委托代理与监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