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提问——“对于“自我养老”,你有什么看法?”,其实,“自我养老”的方式早在很久之前就被人提出过,但是发现这种办法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一、什么是“自我养老”
“自我养老”是针对于社保提出的一个理念。社保是购买社会保险之后,到老之后享受领取养老金以及免费医保等福利。个人养老就是自己进行存款,为以后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那为什么说个人养老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呢?
二、“自我养老”不可取的原因
1、养老需考虑医保
其实进行养老不单单只是老年生活的花销问题,还需要考虑到的就是伴随着你的身体机能的退化,身体很容易出现小病小痛,月年迈出现的问题越多,因此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点。社保就包括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缴纳年满25年之后就可以终生免费享受,等到年老的时候,医疗保险就能够报销掉一大部分的的医疗费用,减轻了我们很大的负担。
2、社保缴纳的费用
其实社保的缴纳费用是根据社会的平均工资定下的,大家近年来决定社保缴纳的钱越来越多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越来越多,因此我们所缴纳的钱也越来越多,但还是也一直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假如你的经济能力差一点,那就可以降低缴纳标准,社保的缴纳也是由档次可以进行选择的。原则上根据多缴多得进行计算,因此购买社保依照自己的经济状态来,实际上并花不了多少钱。
3、社保也是一笔投资
其实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理财是意识到了通胀率的存在,通胀的存在会导致货币的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因此需要通过理财来抵御这部分的损失。现在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大多都是在5%-6%之间。比如说银行的大额存单三年期定存是4.125%,国债的利率大约也是在5%左右。
但是社保发放的养老金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进行发放的。你缴纳的社保最终会通过你的养老金反馈给你,然而根据大数据测算,这样的收益率是在7%-8%左右,要比投资理财产品划算。而且,养老金是国家保障会发放给你的,是终生享受的,而进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会面临着本金损失的风险。因此,还不如将这笔钱去购买社保。
总结而言,社保就是一个年龄阶段的人共同进行养老保障,一根筷子容易折,国家保障的养老金为老年生活的保证更加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