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是养老金的俗称,随着养老金十七连涨临近,又出现了养老金高于5000、或高于6000不应再涨的声音,这种建议真的可行么?
提出这种建议的人认为,退休了,大家都不再做贡献了,养老金应该一碗水端平,大家一样多才行。或是养老金高的就不要涨了,只给少的人涨。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退休后养老金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少的只有七八百元,多的可能会有上万元。看着有钱人可以到处游玩,收入少的省吃俭用,差异确实不小,但是,提出这个建设的人是否想过,养老金低的为何低?高的为何高呢?
其实,说清楚这件事很简单,我们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就应该知道原因了。养老金的高低,与个人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工作期间个人养老保险缴费的金额,另一个是缴费时间的长短。
养老金拿的高,要么过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高,有一位企业老板,他按社平工资的三倍缴纳养老保险,个人一个月要交养老保险费2000多,单位为他承担4000多,一个月就要6000多元,一年7万多元;要么缴费的时间长,早些年有一位退休的工人,含视同缴费年限在内累计缴费年限为44年。缴的时间长、缴的基数高,付出的多,退休后拿的多,不应该么?
我想,多缴多得这才是公平,才是一碗水端平。
还有人说,企业退休的养老金多少都没意见,但机关事业单位的过往不缴费,平均养老金高于企业退休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种现象确实是客观事实。
现在,企业退休的平均养老金大约为3000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平均水平相对高不少。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工作比较稳定,工龄较长,养老保险改革后,缴费及时且足额;另一个,过往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因为执行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改革前计办方式与企业职工不同,改革后把职工工龄视同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其实,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也有相同的视同缴费情况。
只能说是由双轨制造成的,自2014年10月份开始,也执行与企业退休人员类似的养老保险制度了。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养老金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具有二次分配功能,按社平工资3倍缴费与按社平资60%缴费,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退休时养老金的差距并没有五倍;
再有,养老金调又采用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的政策,又有固定增加部分,又与个人缴费情况挂钩,还照顾到了如高龄等特殊人群,既考虑了公平性,又兼顾了激励作用,但是,不管怎么调,高低之间的差距是一直会存在的,否则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才更不公平,也起不到奖勤罚懒的作用,更不合理。
综合以上,我认为,退休工资高于5000元的不再上涨的声音,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