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截至目前,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2.56%。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适老化改造的需求日益高涨。作为全省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区县之一的船山区,为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在船山城区开展了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
“老人家今年高寿?”
“89啦!”
“平时在家里活动还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啦。”
11月30日上午,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友到家住船山区介福路街道的蒋会业老人家中,了解适老化改造后对老年人生活所提供的便利。
自船山区被列为全省80岁以上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示范点以来,船山区民政局按照自愿申请的原则,对辖区内80岁以上老人按1000元/人进行补贴,坚持“一户一方案”的原则进行助行、助浴等家庭适老化改造。目前,该试点项目已实施结束,已完成800名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有效地缓解了一批像蒋会业一样的老人家庭的压力,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和自理生活能力。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创建适老居家环境
89岁高龄的蒋会业属于半失能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客厅、卧室、厕所、浴室就成了她日常活动的主要地点。
“老人家身体机能下降,有时候走路使不上劲儿,借助这个扶手,就能省力很多。每户老人家庭的扶手,都是按照老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安装的,所以这个高度对老人来说是合适的。” 在通往老人卧室路上的楼梯口,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的工作人员向蒋会业的女儿唐玉华讲解了扶手的功用,并再次检查了其它器械。
在蒋会业老人家中,凡有楼梯处都安装了助力扶手,浴室内也安装了防滑垫和多功能沐浴椅,老人还能拄着配置的助行器在客厅自由活动。“我们全家都特别感谢民政部门这个关爱老年人的活动,这个项目搞得确实好,为我妈妈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唐玉华说。
差异化改造 作出老年人需求“最优解”
居住在城河北街的袁熙贵和郭扬两位老人,是一对年逾80的夫妻,同样申请了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
相较于蒋会业老人,袁熙贵和郭扬两位老人身体更加硬朗,只是在厕所内需要增添一些辅助设施。考虑到老年人在自理期、半自理期、介护期和终末期各阶段对居家适老改造需求的差异性,以及老人们住宅建筑硬件条件等具体情况,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的工作人员重点对袁熙贵和郭扬老人家的厕所进行了改造。
“这些设施,确实对我们老年人帮助很大,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郭扬老人带着记者参观了改造后的厕所,并对这些辅助设施赞不绝口,“我们年龄大了,就怕头晕眼花的时候,手边没个借力的东西。现在好了,厕所里装了这个安全抓手,平时洗澡啊,上厕所啊,拉着这个扶手就站起来了,既省力又防滑。”
做好试点示范 已完成800人适老化改造
船山区民政局福利慈善股股长张霞向记者介绍道,80岁以上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是船山区民政局在省民政厅争取的一个试点项目,主要是对辖区内80岁以上的家庭、困难老人家庭,特别是失能、重残这种家庭进行重点改造,对卫生间进行防滑处理,对室内进行辅助设施改造,配置辅助器材等,目前已完成800名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据了解,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以满足老年人适老需求为中心,具体包含:建筑硬件的改造,包括地面、墙体、卫生间设施等关键部位和功能区;室内家具、装饰的改造,达到使用的便捷可及、安全舒适;适老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指的是对老年人进行功能补偿、功能代偿以及改善适应环境能力的辅助器具、设备、仪器等;智能化助老服务设施,利用医疗、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系统,通过专项终端和布线,为老年人家庭提供智能化服务支持。
现目前,参与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的每一户家庭,都反响良好。
船山融媒记者 邓昭德 匡治 郑瑶(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