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实施的理由有很多,但主流的说法也就这么几个,你认为延迟退休的实施,哪条原因最合理?
1.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是因为缺少新生劳动力量。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约2.54亿,2018年约为2.49亿),占总人口的18.1%。
如果还继续按照目前退休年龄实施,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生育率不断走低的同时,劳动力必然会出现短缺的情况,所以为了维持市场劳动力均衡,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其实,个人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即便真的有这一天,也是多年之后的事情。毕竟现在的就业局面十分紧张,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就证明了短期内我国是不缺劳动力的。
2.放眼全球,我国的退休年龄相对比较早。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早,在全世界也是排得上号的。如果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比如美国最早67岁,目前我国最晚退休年龄是60岁这样看起来还是比较幸福的。
但发达国家退休年龄晚,各项社会福利待遇都是相匹配的,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社保机制建立时间相对也较短,延迟退休的同时,福利待遇该怎样保障。别的不说,单单用工年龄这一方面就有很大的欠缺,现如今50岁以上的人员,就业都成了一件难事,更何况60岁以上的人员就业。
3.人口预期寿命增加,养老金缺口增大。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是50年代初制定的,当时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现如今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人均寿命增加,超过了养老金领取额度的预期,养老金自然就会出现缺口。
简单地说,就是人均寿命延长了,自己年轻时缴纳的社保已经不足以维持寿命延长期间的晚年生活了。老人数量增加了,领取养老金的人多了,生育率降低了,参保的人数少了,养老金也就出现缺口了。所以,为了弥补养老金口,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相信以上三个原因中,养老金缺口增大,还是能够得到大部分人认同的,毕竟养老金缺口是真实存在的,延迟退休在养老金缺口这一问题上,达到了开源节流目的。延长了退休年限,增加了社保缴费,延迟的同时还缩减了相对用的养老金支出,也就达到了一个开源节流的目的,缓解的养老金支出压力。
我国目前面临的形式,延迟退休已经是大势所趋,很多发达国家遇到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没有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采用的也是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办法。所以,延迟退休可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蜕变的一个必经之路。大家只要保持好心态,相信国家个政府,在延迟退休过程中,会一一解决需要面对的难题。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