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在中国式婆媳关系中,一腔热血付出的几乎是少数,要想他们相处融洽更多的是需要对等的条件。就比如说婆婆要想让儿子儿媳给养老,那么一般都让婆婆给带娃。这样的“你来我往”似乎成为了一种定律。
就像大家都口口相传的那样,养儿防老,这话虽然大家都不反对,但是仔细深究下来却觉着有了利益相关的意味,孩子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特定的义务,甚至就因为如此对待女儿和儿子的态度都不一样。
本来就没有给婆婆下一个定义,要求婆婆以后一定要给儿子带娃,这本来就是个人的意愿。但是如果自己在儿子的生活中什么都没有付出的话,等到自己老了让儿子对自己的一切都全权负责,那么想必儿媳肯定是会不乐意的。
毕竟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人,要想让自己掏心掏肺的对她好也是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婆婆为了能和婆媳处好关系,往往都通过帮助儿媳带娃开始。毕竟大家也不是傻子,婆婆对自己的好往往体现在这上面,这时候儿媳通常体谅婆婆,日后对待婆婆更是加倍的好。
就像是在曾婷婷家里一样,她其实是一个很懂事的女孩子,可偏偏就是不走运,嫁到了一个不讲理的婆家。要说曾婷婷这个姑娘,从小的家庭也不是太幸福,母亲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女人,时不时地还要遭受父亲的暴力对待。
她非常厌恶母亲的软弱,同时还很同情。母亲在家里任劳任怨,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自己和弟弟。而父亲只知道每天吃喝玩乐,工作也是不稳定,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
母亲为了能够改善家里的生活,想把两个孩子给奶奶照看然后出去打工,可是奶奶却对待她冷眼,还说只愿意照顾孙子不愿意照顾孙女,没办法母亲还是在家里留了下来,日子就这样紧巴巴的过着。
婷婷从小就对奶奶没有好印象,在她的印象中奶奶是个蛮横刁钻的女人,因为母亲的脾气好就肆意的欺负母亲,当母亲受到了委屈只有自己一个人安慰她父亲更是装作看不见。
这一切都源于家里那不对等的婆媳关系,她曾经试图保护过母亲,可是母亲却劝她不要多管闲事,这么长时间她已经习惯。婷婷非常的不解,也许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让她下定决心以后不论如何在婚姻中都不要这样卑微,遇到了不讲道理的婆婆如果无法忍让就不要让自己吃亏。
一转眼婷婷自己也结婚了,虽然对方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可两家人也是门当户对,双方父母也都同意。婷婷唯一心存芥蒂的是自己的婆婆,她的所作所为都不太“正常”。
也许是从年轻的时候被公公惯的,她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总是有小公主脾气,一言不合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弄得公公和丈夫都对她没什么办法。可是这招在婷婷面前显然行不通,婷婷心想:“我可不惯你这个臭脾气,同样都是女人,你是长辈我可以让你几分,但是当个泼妇我可不接受。”
婆婆爱玩,甚至总是问丈夫要钱,为了怕婷婷不开心,丈夫总是偷偷的给,其实丈夫的一举一动都在婷婷的视野内,她之所以不揭穿是不想为了一点钱伤了家里人的和气。可是随着婆婆的变本加厉,婷婷有些坐不住了。
婷婷的二胎生完后才决定要重回职场,毕竟两个孩子的花销给了自己不小的压力。这个时候自然就需要有人照顾两个孩子,找保姆不切实际毕竟工资那么贵。这个时候的婷婷就想到了婆婆。
自己特意买了婆婆爱的护肤品送上门,想让婆婆答应自己的请求,可是婆婆的反应让她很是咋舌:“怎么?你让我给你看孩子?你们怎么生了不养啊?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你真舍得让我看孩子吗?要是我磕着碰着了我看你怎么办!”
反正婆婆喋喋不休说了很多,婷婷就理解了中心意思就两个字:不行。婷婷在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倒也没有沮丧,对于婆婆的骂骂咧咧更是没有还口。因为她在心里真切的想好了,婆婆既然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此冷漠坐视不管,自己等到婆婆需要自己的时候也就没必要再那么的尽心尽力。
一这样换位思考就让婷婷心里不再那么憋屈,她知道婆婆总有一天会变老,她总有一天会需要自己来照顾,到时候如果自己和婆婆一样冷漠的话别提婆婆心里有多难受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当婆婆过完六十大寿后,更是觉着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之前还能快快乐乐的在广场上跳舞,现在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天天坐在家里不愿意动。
也不知道婆婆是怎么想的,非要搬进儿子家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当丈夫战战兢兢的寻求婷婷的意见的时候,婷婷没有说话,她注视着丈夫的眼睛,丈夫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态度。
可还是不甘心的说了一句:“可她是我妈。”婷婷一声冷笑,指着家里说:“你看看我们这个两居室,当初是谁掏的首付,我和你刚毕业工作攒的钱,你家里可是一分钱没有出,我们每个月还房贷压力大不大?”
“为什么我自己的房子别人想来就来?再说了,你妈来了,她住哪里?总共就两间卧室,我们一间,孩子们一间,是想让我搬出去吗?虽然说你妈现在身体有毛病行动不方便,可是真的有必要让我们来伺候吗?她在自己家就不能过了吗?”
“现在孩子刚上小学,每天我都够烦的了,再让你妈来是折磨我的吗?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你妈管过吗?都是我照顾大,我们家里压力那么大我连出去工作的时间都没有。当时明明能又蹦又跳偏偏不给我帮个忙,现在行动不便了开始想到我了。假如当时她帮了我忙我还没有这么大的意见,可你不知道她当时拒绝我的态度!”
丈夫明明知道妻子不同意,可是对于妻子说了这么多话心里有些小情绪:“难道说她不给你看孩子你就不给她养老吗?你这是什么逻辑,不论长辈是否给我们帮忙,尽到了合理的赡养义务都是我们的责任,你这样说显然就很没有人情味,虽然说现在可能她能够自己生活,但是再过十年呢?你忍心让老人自己过?”
婷婷虽然也于心不忍,因为自己并没有丈夫说的那么绝情,她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她知道,等到婆婆老了自己是一定要照顾她的,只不过自己很难付出真心了,毕竟当初婆婆就太过于自私彻底伤害到了自己。
婆婆因为自己不还嘴就是服软,自己丝毫不反思自己的错误,只知道在自己的儿子和儿媳身上索取,可是难道就没有想过小年轻的压力吗?婷婷也曾经设想过,如果婆婆当仁不让的接过了照顾孩子的任务,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自己无论如何也一定会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来看待。
自己现在的不同意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心里还是有一些小情绪,加入婆婆真的身体亮起了红灯,作为儿媳妇她怎么可能坐视不管,这样得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毕竟这是原则。
当知道了儿媳的态度的婆婆再也不似之前那般骄横,甚至还主动给孙子们买起了玩具,这让婷婷有些哭笑不得。因为婆婆这是在给自己留后路,感受到了岁月的残忍,婆婆也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垂垂老矣,这个时候谁也指望不了只能指望孩子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倘若多一些和善,现在也就没有必要刻意的讨好。
其实带娃和赡养本身就不能划等号,儿媳或许在乎的并不是婆婆是否真正的给自己带孩子,而是想看看婆婆的心意,是否把儿子和儿媳放在心里。真正的疼爱根本不需要用言语来强调,或许是一个眼神,或许是一些行动。
长辈们的关心能够让孩子们即便是面临生活的压力也能够信心满满,而恰恰相反的是当长辈们过于冷漠,特别是在孩子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坐视不管,那么就不要对孩子的真心抱有太大的期待。
爱都是相互的,这一定律不但存在于爱情里,也存在于亲情中,更体现在婆媳关系里。婆婆和儿媳的关系本来就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她们的相处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人一旦自私起来,得到的往往是相同的代价,特别是婆婆和儿媳,她们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换位思考的话,那么这样的家庭很难和谐。这让处于中间位置的男人更是不知该如何处理,越来越僵的婆媳关系最后肯定会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感情。
退一步海阔天空同样适用于婆婆和儿媳,不要总是指望儿媳一味地付出,当婆婆的更应该多多体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