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从农村搬进楼房,社区还给我儿子和儿媳安排工作,一家人过上了城市生活,感觉就像做梦一样。”搬迁户罗绍信说,社区里办起了老年学校,今年85岁的他,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还能走进课堂。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都匀市老教办紧紧围绕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各种社会资源要素,全力建设移民安置点老年学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为推进都匀市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老年学校(老年大学分校)建设,自2019年上半年以来,都匀市老教办成立调研组,启动全市镇村一线移民安置点调研工作,由市老教办主任、副主任带队,先后到沙包堡办事处金恒星移民安置点、班庄移民安置点、绿茵湖办事处怡安小区移民安置点、小围寨办事处思源社区(城南移民安置点)等地,以实地考察、交流座谈等方式,就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老年学校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经过调研,市老教办了解到,广大移民群众有建立老年学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各乡镇办事处非常重视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工作。经研究,调研组认为,明确建好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老年学校建设是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建设移民安置点老年学校(老年大学分校)过程中,市老教办积极争取相关单位支持,统筹推进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和老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资源优势,突出打造“一校一品一特色”;同时,将产业技能培训、地方文化传承、移民安置政策和老年教育相结合,将有关单位推进的示范创建与老年学校建设并重,着力在提升安置点老年人文明素质、掌握产业技能、助推作用发挥等方面下功夫,让安置点老年学校在推进移民群众市民化、实现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快乐养老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都匀市老教办先后在沙包堡办事处金恒星移民安置点、班庄移民安置点、绿茵湖办事处怡安小区移民安置点、小围寨办事处思源社区(城南移民安置点)建立老年学校(学习点);定期在点上组织开展“三送活动”,即“送知识、送文艺、送温暖”,确保点上“有活动、有讲座”,使之从单纯的易地安置场所,变成集文化娱乐、学习提升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同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培育志愿者队伍为移民老年人提供文艺表演、心里慰藉服务,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社区)治理、爱心陪伴等工作开展志愿服务。 为帮助搬迁群众改变生活习惯,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活,适应新环境,市老教办组织抓实培养移民群众现代文明生活习惯在易地搬迁点落地生根,现场给搬迁入住的群众进行人居坏境、民族团结、疫情防控等方面知识宣传,让群众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在新的环境过上新的生活,迈向新的人生。截至目前,已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服务群众6000余人。都匀市老年大学 索恩乾 何万玉
编辑 凌洁
编审 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