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里说:“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说。”
什么叫活得通透?某乎上有个说法:合理范围的认知+合理范围的挣扎。深以为然。通透,是一种人生智慧,她不是精英人士的专属,她会光顾每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无论他多么普通。
下文所说的女子,遭遇过生活的暴击,一度非常艰难,但是她和她身边的人,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在我看来,她和他们就是一群平凡却通透的人。
0101
晓冉在南京读大学时,有一个男朋友。男孩子是当地人,家里有好几套房,心中没一点斗志。男孩的爸妈见过晓冉,不冷不热不置可否。
这种情形持续到晓冉毕业,她看不到前途,果断跟男友分手,回到了北方的老家。
回家后的晓冉找到了工作,也认识了高高大大长得很帅的新男友,一切如春日花开,和风煦暖,两人很快结婚生子,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惬意而美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晓冉的老公,辞职下海后时有应酬,有段时间常常觉得胃不舒服,吃点药就能缓解,可谁也没料到,看起来那么健康的小伙子,即将被黑色的阴影吞噬。
那是个周日,晓冉一家三口外出游玩。老公先是兴致勃勃打了一场篮球,又跟儿子比赛爬山,看谁先到达山顶。儿子高兴得欢蹦乱跳,一边喊着一边奔跑。
晓冉跟在这爷俩后面,夏末的微风吹拂着她额前的碎发,儿子的欢笑声缭绕在耳畔,英俊的老公身姿矫健跟儿子嬉戏追逐,此刻的世界,花团锦簇岁月静好,每一笔都在刻画着幸福。
这一切,随着儿子的一声叫喊戛然而止。晓冉老公突然直挺挺往后仰倒下去,手中的矿泉水瓶子,咕噜噜正好滚到了晓冉的脚边。
老公被抬上救护车,推进手术室,又被推出来……整个过程,晓冉的脑子嗡嗡直响,婆婆在哭喊,母亲在抹泪,儿子缩在她身边,紧紧拽着她的裙子。
晓冉心里起了浓重的雾,她看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一场噩梦。她滑到地上,晕厥了过去。
0202
老公就这么走了,一个字都没来得及留下。没人知道他有心脏病,包括他自己,一场突发的心梗,隔开了他跟挚爱的亲人。
晓冉老公是家里的小儿子,还有个哥哥在南方做生意。父亲早已去世多年,孀居的母亲,一直跟他们住在一起。
老公的哥哥从外地赶回来,料理了后事。全家人都笼罩在沉重的悲哀里。可这时,债主上门了,这时他们才知道,晓冉老公的创业并不顺利,在外面借了20万的债务。
黑纸白字,事实确凿。大哥二话不说,主动把债务偿还了。又劝说悲痛的老母亲,跟自己去南方。可老太太坚决不同意,她把小儿子的外套抱在怀里,一字一顿地说:“我哪里也不去,我要看着我孙子长大。”
大哥无奈,只好由着母亲。临走前,大嫂又悄悄塞给晓冉一笔钱,并告诉她:“有啥难处,一定告诉我们,别忘了咱们是一家人。”
逝者已逝,生活还得继续。晓冉带着婆婆和儿子,开始了新的忙碌。
35岁的晓冉,不敢有丝毫懈怠,从今往后,她的肩膀得扛起这个家了。老公虽然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走了,但十年的夫妻,她知道他的心。她必须咬牙好好活下去,带着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婆婆。
晓冉在单位更加兢兢业业,婆婆没有离开帮了她的大忙。儿子基本都是婆婆在照料,让她省了很多心,而且婆婆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一点。对晓冉来说,家里有个老人,她觉得有主心骨;对儿子来说,奶奶在,这个家就还有爸爸留下的温度。
这老少一家,忙碌地把日子一天天过了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亲人的剧痛,也在相互陪伴中,慢慢结痂,成了一道隐隐会疼的伤疤。
0303
这样的日子,又过去了10年。期间,晓冉一直独身。这么长的时光,就真的没出现过喜欢晓冉的男人吗?当然不是。
晓冉是个漂亮的女人,端庄又温婉。岁月的沧桑,并没有侵蚀她的美,反而更多了几许成熟的风韵。
但她没有时间谈情说爱,她是个目标清晰的人。在她的人生计划里,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好儿子,照顾好婆婆,是顶要紧的事,至于其他的事,她再没有余力兼顾。
丈夫的身影,有时会出现在梦中,儿子的背影,也越来越像他爸爸。晓冉有时候会突然发一阵呆,心头掠过一阵悲伤:“要是你还在,该有多好啊……”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有时连安静哭一会,都是一种奢侈。她得赶紧抹掉眼泪,不能让儿子和婆婆看到,何况,手头的活永远一大堆,她要不停地忙碌。
10年后,儿子长大了,跟他爸爸一样高大英俊。晓冉很欣慰,婆婆也高兴,尽管有时在看着孙子吃饭时,眼泪会突然迸出来。
时光没有辜负晓冉的努力。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校;她自己也在公司大裁员的时候,逆流而上被提拔成了中层;婆婆的精气神一直保持得也不错,头发已经全白了,身体倒还蛮硬朗。
10年的苦熬,一家人抱团取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生活,又再一次展露了她的欢颜。
已经快45岁的晓冉,决定再嫁人了。她把这个想法,首先告诉了婆婆。
听到晓冉这个想法时,婆婆握住了她的一只手,久久没有说话。婆婆抬起头来的时候,晓冉看见她眼里泛着一点泪,她把另一只手轻轻覆在了婆婆手上。
0404
晓冉的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离异的男人。中等个头,人看着机灵中透着几分厚道。他看见晓冉的第一眼,就结下了眼缘。她虽然不是年轻姑娘了,但他知道,她就是他要找的人。
男人有一个女儿,在外地读大学。男人的前妻据说很漂亮,但是非常强势和霸道,总是嫌弃他一事无成,后来闹得过不下去了,就离了婚。
男人其实也算不上一事无成,开着一间店铺,平时生意也还不错,虽然跟有钱人没法比,但日子倒也过得去。
晓冉跟男人相处了半年,她决定再婚。
结婚的前一晚,晓冉没有睡。她蜷缩在床上,凝视着10几年前,一家三口的照片。她细长的手指,一遍遍拂过老公的面颊。他开心地笑着,在滴落的一颗颗泪珠里,永恒地笑着。
晓冉收到了大哥大嫂寄来上好蚕丝被,她拿出最厚实的一床,抱进了婆婆的卧室。20年的共处,晓冉跟婆婆,早就成了没有血缘的亲人。
晓冉再婚前,男人买好了婚房,结婚后,两人要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
大哥回来了,递上了烫金的红包。晓冉知道,他是回来接老母亲的。可是晓冉婆婆说,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了,不想再挪窝了,何况孙子寒暑假还得回来呢。
大哥知道母亲的脾气,只好放弃坚持。他想对晓冉叮嘱些什么,又觉得不便开口。晓冉心里明白,柔声说道:“哥,放心吧。”
这一声“放心”,含着不小的分量。婆婆年纪越来越大,以后需要人照料的地方,势必越来越多。晓冉已经再婚,严格地说,婆婆已经是她的前婆婆了,还有再婚的丈夫会不会介意,细细想来,也是问题重重。
果然,天气渐渐冷下来后,婆婆突然关了门,回娘家老家去了。问了问,说是没有交暖气费。亲戚们知道后,纷纷开始议论。“这不明摆着吗?这就是要赶老太太走啊!毕竟是又嫁人了!”
可事情,根本不是那样。暖气费是老太太不让交的,她说要回老家去过冬,也趁机见见亲朋老友们,等过年开了春再回来。她还要等着孙子暑假的时候,一起去看大海呢。
晓冉明白婆婆的心意,她是在给自己谋划一个养老的去处。倔强的老太太,一辈子不愿给人添麻烦。她跟老公商量,趁婆婆不在家,把老房子再装修一遍,弄得舒服些,更适合老人居住些。她也在默默地,给婆婆安排一个养老的选项。
0505
晓冉一家人的日子,就这么过着,跟傍晚时分燃起的万家灯火一样,朴素平凡,又带着刻骨的温柔。
他们遭遇过生活的暴击,陷入过痛极的悲怆,缠入过很难解决的矛盾,但是,他们走了出来,艰难又坚韧地走了出来。他们所依傍的是什么呢?除了善良,还有通透。
倪萍在节目中,跟大家探讨什么是成熟和通透。她的观点是:在众说纷纭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能理解世间的复杂,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单纯的善与恶。
关于通透,某乎上也有一个高赞回答:通透,就是拥有清醒理智的心态,善于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适应当下的处境,并随遇而安。
倪萍老师和高赞回答,深感认同。然而,在晓冉一家人的经历中,我还看到了另一种更感人的通透,存在于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晓冉对人生突变的承受,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和不断调整,对儿子的负责,对婆婆的亲厚,是一个女子的清醒和通透;婆婆丧子之后的坚强,对儿媳的无私帮助,对孙子的支撑,是一个老人的慈爱和通透;
再婚丈夫对老婆的理解,对她过去人生的接纳,对她跟亲人相处的包容,是一个男人的厚道和通透;大哥大嫂帮忙还清债务,随时保持接纳的态度,设身处地的为人原则,是他们的慷慨和通透。
他们在并不温柔甚至有些残忍的命运里,温柔地对待生命中出现的有缘人,然后坚忍地活成了被生活温柔以待的模样。
里尔克说: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撑住就是一切。
晓冉一家人,选择了相互支撑。艰难时,抱团取暖;平顺时,各自安好。他们心有灵犀的,避开了无休无止的纷争和计较,齐齐整整地活成了相依为命的亲人。
他们,让我看到了一种美丽的通透。通透不是高高在上的华美言辞,也不是精英人士的专属,对于每一个认真生活的普通人来说,通透就是拼命活下去,并努力活得更好一些。
致敬这些平凡生活里真正的英雄,为他们的善良,坚韧,和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