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听到“潜规则”一词都是与职场、工作相挂钩的,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养老也有“潜规则”。
养老潜规则正在多个家庭上演:子女不明说,父母却有苦难言。
前不久听说一对老夫妻吵架了,了解之后人们纷纷说“老爷子想得太少了,还是老太太精明”。
原来老爷子给儿子买了套房,当听说孩子要装修的时候自己也兴致勃勃地挑选家具,想着到时候和孩子一起住新房。
在我们看来很正常啊,房子也是老爷子买的,和儿子在一起住也是合理的,但是很多人说:“你这是年龄小,等你大了,你就明白这里面的潜规则了”。
养老也有潜规则吗?怎么听来那么奇怪。
其实还真有三条潜规则,只不过父母和孩子都不会明说,怕影响家庭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潜规则:
1、平时住一起,有事不搭理
很多人老了之后都愿意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毕竟一家人住在一起,儿孙满堂、阖家欢乐。
人们也经常认为父母和孩子的最佳距离就是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其实并不是,而是“一碗汤”的距离。
就是指一家做好一碗汤端到另一家的桌上还不会凉,这样双方距离是短的,但还是有距离的。
当子女成家之后,家庭关系就会变得很微妙,比如婆婆和媳妇之间或者丈母娘和女婿之间的关系。
一家人都住在一个屋檐下,很容易因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而产生问题,慢慢积累就会影响家人之间的感情。
比如老人是由早睡早起的习惯,而年轻人却经常熬夜,作息时间上就有了差别。
而老人还经常在早晨喊孩子起来吃早饭,而这时候孩子意识还不清醒,眯着眼睛吃早饭总是不那么舒服。
有人认为那位老爷子糊涂,其实就是看他想要和孩子住在一起不懂得拉开距离,而这样近的距离极容易产生摩擦而引发矛盾。
2、我给你买房,高兴地陪你过日子
面对孩子成家娶媳妇的时候,父母好像都是必须为孩子买房或者付首付的,这就是不明说的一条规则。
当孩子还没有长大或者没有向父母讨要的时候,父母很早就已经开始努力工作为孩子攒钱买房子了,认真考虑着孩子的未来生活。
而且现在孩子结婚,男方家都是要提前买车买房的,但是面对那些刚上社会没几年的孩子,哪能攒出几十万的房款或车款,这就需要父母帮忙了。
所以很多父母很早就开始省吃俭用为孩子攒钱,到时候不够还要掏出自己养老钱,花费全部积蓄也只为了给孩子买房。
3、你给我带娃,我给你养老
父母给孩子带娃,孩子以后给父母养老,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平等交换。父母老了若是孩子还没有成家生孩子,父母还可以过两天清闲日子。
但若是孩子已经生了孩子,那么父母退休后该做的就是带孩子了,毕竟孩子一边挣钱一边看孩子确实有些分不开心。
当儿子一个人挣钱,老婆若是还当上了全职妈妈,那么儿子的负担可就大了。当孩子日子难过的时候父母没有出手帮忙,那么孩子还会对父母有怨言的。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父母给自己带孩子是义务,这样等到父母老后自己也是会给父母养老的,不然孩子会产生心理不平衡。
这种“潜规则”是正确的吗?平时我们在小区里或者村里看到带孩子的都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很多人是喜欢孩子而自愿前来照顾。
但有的人确实迫不得已,她们其实也想和自己的老伙伴一块玩耍,但是形势不允许啊。有的老人家会将孙辈一直带到初中,就算在城市住上十几年,她们还是想回老家去。
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这种养老“潜规则”的错误,现在城市经济在高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不论是农村的孩子还是城里的孩子以后长大后都是要在城市里定居、工作的,毕竟城市里的机会更多。但是城市的生存压力很大,房价又高、消费又高。
很多人都是一家人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这样她们之间的距离就会无限拉近,距离近了摩擦也就容易产生了。
生孩子之后孩子实在是分不开精力,若是雇保姆自己又不放心,所以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是最放心的,虽然占据了父母的退休生活,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总结:
三条养老“潜规则”听起来实在是少些温情,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属于无私付出,但等到孩子养老的时候,却变成了交换。
在父母退休的时候,孩子与父母更要好好处理,虽然自己养家压力大,但是还要注意方式,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式既帮助了孩子又维护了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