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笔者,我来这个问题。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2006年,国务院一纸文件,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特产税以及其它地方政府附加费,在此基础上,2009年,为了使农民也能和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一样,60岁以后老有所养,国家为农村农民建立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2014年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统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只要年龄在60周岁以上农民,不用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以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开始只有55元,之后经过两次上调,达到88元,加上各地政府补贴,最高的上海达到1100元,最低黑龙江90元,全国人均16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资金分三部分,一是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二是当地政府补贴,三是银行利息。缴费方式是按年分档次缴纳,开始只有五个档次,后来各地增加到10个以上档次,数额最低100元,最高5000元以上,最低缴满15年,60岁以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之前有过两次调整,最后一次是2018年,距今已经三年,所以,今年基础养老金可能会上调,上调数额大概在20元到25元。
总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近年来暂时没有新的政策,但以后会定期上调基础养老金和政府补贴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