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疫情防控联防联控与社会稳定工作"99个必须做到"
一、体系架构方面
1.必须保持现有领导体系、指挥模式、组织架构不变。
2.必须抽调有关成员单位人员集中办公。
3.必须做到信息共享应用。
4.必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整体作战优势,强化部
门协作联动。
二、入境防控方面
5.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接转政策。
6.必须提前三天报备返滨人员信息。
7.口岸专班必须掌握本口岸全部入境人员信息。
8.必须落实"车等人、点对点、手拉手"政策。
9.接转人员必须落实二级以上防护。
10.接转工作必须闭环。
11.入境人员摸排必须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12.接转人员、车辆和入境人员及行李物品必须做好防疫消杀。
三、重点地区防控方面
13.本土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生后,必须在6小时内启动摸排与随访检测。
14.对疫情重点地区人员追踪随访,山东籍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非山东籍人员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
15.常态化推送的数据,必须做到当日接收当日"清零"。
16.疫情重点地区人员纳入当地随访后,必须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检测。
17.疫情重点地区入滨返滨人员随访登记信息,必须与检测信息每日比对,动态"清零"。
四、社会面防控方面
(一)交通站点(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等)
18.必须落实出入登记、测温、亮码通行。
19.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引导乘客佩戴口罩;必须在售票大厅等窗口处设置一米线。
20.必须落实自动测温系统的正常使用。
21.必须设置重点地区来人专用通道。
22.必须做好客运车辆、场站消毒及从业人员防护等工作,并建立相关台账。
23.必须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二)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
24.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25.必须严格落实健康码核验和体温检测,认真做好未持有健康
码人员信息登记,防止聚集扎堆。
26.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防疫管理和防疫培训。
27.必须严格落实环境清洁、消毒通风、人员防护、检测筛查、限量限时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28.必须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
29.必须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30.散装食品销售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
31.必须对公用设施、进出口、重要部位、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设施进行全面、及时消杀,并建立相关消杀登记台账。
(三)影剧院、运动馆、旅游景点、图书馆、博物馆、银行、娱乐场所等重点公共场所及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
32.必须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33.必须正确佩戴口罩,有专人负责进行测温、查验健康码。
34.必须设置一米线。
35.对人流量较大、进出人员较多的场所必须安装自动测温设备(历史数据的存储时长应不少于1个月,做到可追溯可倒查)。
36.必须经常开展环境卫生清扫,经常换气通风。
37.必须建立消杀台账、员工体温登记台账。
38.必须设置应急处置室,并熟知对发热患者的应急处置流程。
39.必须设置废弃口罩收集装置,对口罩、手套等常用防疫用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置管理。
40.必须正确掌握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量,确保消毒效果。
41.必须按照防疫要求控制场内人员数量。
42.举办大型会议、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常
态化防控期间会议活动防控指南》(第459号)要求,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认真排查漏洞隐患,做到严密细致、闭环管理,确保不出问题。
(四)药店管理
43.药店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44.必须做到对药店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45.必须引导进入药店人员正确佩戴口罩,认真对其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
46.必须做好发热、咳嗽、腹泻等可疑症状人员的基本信息登记、发烧类药品的销售登记,并建立相关台账。
47.必须加强药店内部管理,做好药店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和设
备的消杀工作。
(五)社区防控
48.必须有详细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方案。
49.必须持续开展疫情重点地区流入人员和入境人员排查。
50.必须对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监测和随访服务,定期开展社区巡诊,指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
51.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对发热患者的应急处置流程。
52.必须开展居民发热等症状的主动排查并做好登记,对发热等症状人员处置情况要有相关台账。
53.必须熟知隔离人员转运和家属服务保障流程。
54.每个社区(村)必须组建5支由社区管理人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组成的社区服务队,配备心理疏导、社会工作者。
55.每社区(村)必须培训3-5人环卫工人或卫生保洁人员科学开展外环境消毒杀虫工作,或购买专业社会服务。
(六)隔离点和服务点管理
56.每个县(市、区)隔离点(服务点)必须配备有独立卫生间的储备房间不少于400个。
57.备用隔离点必须做到能够即时启用。
58.必须要足额配备医务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公安干警、消防
安全管理等工作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完善视频监控系统。
59.必须要有独立的下水排污系统,划分三区两通道。
60.工作人员必须清楚隔离点工作流程、制度规范。
61.必须做好隔离人员健康管理,加强日常消毒、有消毒记录。
62.必须缩短采样等待时间,及时反馈检测结果。
63.必须按标准配备诊疗用品、消毒设施和药品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必要的物资。
64.必须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及时清运、有交接记录。
65.必须正确进行环境消杀,维护好公共卫生。
(七)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场所管理
66.必须制定周密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
67.必须严格人员出入管理、测温、查验健康码。
68.必须正确佩戴口罩。
69.工作期间穿专用工作服,不得与个人衣服混用。
70.必须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储备量原则上应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71.必须做好日常消毒、环境卫生和个人防护。
72.必须建立老年人、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检测台账。
73.必须对新入住机构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八)机关事业单位、企业
74.必须完善办公场所人防技防手段,积极使用自动测温、热成
像筛查等先进技术手段做好疫情防控。
75.必须做好办公场所、公共区域、宿舍的通风消毒和环境清理,
做好本单位人员的日常健康检测与卫生管理。
76.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
77.必须依据本单位的职责指导和督促下属单位、企业做好疫情
防控的各项工作。
(九)数据信息、医疗废物管理及应急保障等方面
78.必须严格按照指挥部要求,做好数据分析,及时发送疫情公
益短信。
79.涉疫情医疗废物必须单独设置存放区域,收集时限必须不超
24小时,处置时限不超24小时。
80.必须单独设置涉疫情医疗废物台账。
81.必须按照审批流程做好防疫物资调拨工作。
82.物资出库和使用,必须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和疫情防控人
员。
五、监所疫情防控方面
83.必须制定防疫工作方案和疫情处置预案。
84.必须实行监所封闭管理,民警封闭执勤。
85.监所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应检尽检",入监所封闭执勤前按
规定进行轨迹排查、集中隔离、核酸检测。
86.新入监所人员必须查验新冠病毒检测报告、轨迹排查或体温
测量记录等材料,并测量体温。
87.必须设置过渡性看守所(监区),对新入监所人员进行14天
的集中隔离观察。
88.必须做好监所内环境消杀,定时对在押人员测量体温。
89.必须掌握进入监所物资的来源,禁止采购冷链食品和疫情重
点地区来源的物资。
六、海上防控方面
90.必须落实出海船舶、船民(船员)进出港报备制度。
91.必须压实港口、码头和船主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禁靠港船
员私自上下船。
92.必须抓实一线执法和窗口人员防护。
93.必须严密关注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船舶。
94.必须严密关注船员异常信息。
95.海港口岸入境人员必须走隔离通道,落实"三查、三排、一
转运"举措,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上报。
96.辖区码头、停靠点每周必须走到。
97.海域巡查管控每周必须巡到。
98.必须加强渔港码头和渔船集中停泊点的监督检查。
99.必须加大对渔船民宣传教育力度,明确境外疫情海上输入防控要求和相关违法行为及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