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后退休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的工资还有区别吗?我早就说过,退休了就不存在还有工资的说法,不管是哪一类人办理退休以后,领取的都是养老金。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2024年,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来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因为这一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刚满10周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所领取的养老金,十年的过渡期刚好结束,即将迎来按照新制度办理退休的关键时间。也就是说,从2024年10月1日起,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企业职工,社保保险的缴费方式、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全部是统一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从过去的双轨制过渡到单轨制,企业职工社保的名称应该全部称为城镇职工社保。那么到了2024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养老金还有区别吗?
从总体上来分析,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来分析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个体之间的区别还是巨大的。从养老金的组成来看,基本养老金的组成内容是没有差别的。基本养老金都是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来组成的,如果具有视同缴费缴费年限的人员,还要计算过渡性的养老金。不管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是如此。到了2024年以后,企业职工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几乎没有了,所以企业职工基本上只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缴纳的社会保险,即使到了2024年10月,很多人的实际缴费年限仍然不足15年,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只要还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就存在过渡养老金。
从养老金的构成来看有一定的差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是由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两部分构成的,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还有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定的养老金的组成部分,也是强制性缴纳的;而企业的企业年金是属于志愿缴纳,除了少部分企业缴纳了企业年金以外,多数职工是没有企业年金的。
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来看没有差别。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因素来计算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也就会越高,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会越高,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越高,不管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越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待遇要高于企业职工,所以平均缴费基数也会高于企业职工;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稳定,缴费年限也会普遍高于企业职工,所以即使到了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不管是从总体上,还是从个体上都会高于企业职工。
综上所述,2024年以后退休的企业职工、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都是一致的。如果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等所有的因素一致的情况下,所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是没有区别的,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领取职业年金。个体之间由于存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基本养老金的差异始终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