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城市的在跳广场舞,农村的在工作,农村养老任重道远
夏日的黄昏,天色未暗,城市各个角落的广场上,欢声笑语又准时响起,众多的大妈和一定数量的老大爷,随着节拍开始了“搔首弄姿”的表演;听着欢快欢快的音乐,又响起了欢呼声。
在这个歌舞升平的社会里,住在城市里的老人才是真正的快乐,每天晚饭后,可以出去散步,也可以种花,养鸟,或者跳广场舞,生活真的很惬意;但是农村的老年人,60岁了不谈休息,70岁了还得继续干,甚至在少数农村地区,60岁不谈休息、70岁还得继续干,甚至在农村地区也不乏偶尔能偶遇到农村老人劳动的身影。
有些人对这一现象很不了解,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农村老人都这么大年纪,还要去干农活,更有个别的“键盘侠”,不懂装懂地用“公知”说话,不明白这些农村老人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去干农活呢?
这几个“键盘侠”懂得什么,他们实际上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农村”,压根就不了解农村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事实上,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依然存在,他们年老还不能舍弃劳动,并非他们不想安享晚年,而是由于生活的迫切性,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干下去;同时也为了不让孩子负担过重,最大限度地减轻子女的抚养压力。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村养老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应进一步优化农村养老制度,缩小城乡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的养老差距。对此,本人认为以下三点建议值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
一、确实应酌情提高农村老年人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
农民年纪大了,又患上了各种疾病,但他们却不能像住在城市的老人一样,三餐后可以去休闲养生、玩耍,农村老人为了生活,还得强撑着身体去劳动。她们并非不想戏弄,而是生活所迫使她们无法休息,所以在乡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山坡上仍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干农活,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但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老人能够领取的钱平均都不到500元,这点钱能做什么啊?一次感冒,也许都治不了。因此,适当地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水平,在我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包里的钱在农村老人稍微多一点,他们的养老问题就会稍微好一点。
二、进一步弘扬尽孝尽责的良好风气,让农村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大,农民种地又没有多少收入,所以农村大部分孩子被迫外出打工,留下的空巢老人太多。除了身体上的苦涩,这些老人在精神上更多的是孤单和孤单。
因此社会除了要给老人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之外,还要大力弘扬尽孝尽责的美德,孩子们对于老人的孝道,不一定要用金钱来体现,平时抽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尽量把老人的孝顺带到身边,并不一定要用金钱来体现,平时抽空去看望老人、老人和老人。
三、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农村集中养老模式
我国农村实行集中养老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养老模式,在农村许多地方都建起了敬老院,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但由于受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总体来说,目前农村养老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例如,如何把集中养老和老人的医疗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老人看病难的问题;如何把集中养老和老人的地、房结合起来,解决养老机构的收入问题;如何把集中养老和社会其他公益事业结合起来,解决农村养老院的容量问题等等。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当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我国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调整基本养老制度,我相信,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保障,也许有一天,农村老人的养老,也能像城市老人一样,达到轻松、悠闲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