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幼年时父母给予孩子养育,老了子女回以赡养。子女和父母是世间最亲近的关系,若能互相尊重和爱护,则一生无忧。若反之,在孩子年幼时未能得到正确教育,其对将来对赡养父母的责任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教育子女的成败不止是否优秀成才,或能赚大钱,多数体现在父母老了以后,子女是否能想到父母,主动地常回家看看,真心实意地去赡养老人,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有的子女也许并非不想赡养老人,其中可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原因。
这里有位王大爷把家里的“不孝女”告上了法庭,究其原因,老人痛哭流涕称自己幸苦养大了女儿,到头来却养了头白眼狼,长大了问她要赡养费都不肯给,不顾老人死活。还诅咒这“不孝女”以后过不上好日子。事实真是如此么?
这位被大爷声泪控诉的所谓“不孝女”,也是委屈的直流泪。据她所说,原来这位大爷从小就有重男轻女思想,好吃好穿的都给了哥哥。女儿上完初中就不想让她念书,老师觉得她可怜贴补学费继续学习,才避免了辍学。
自己努力上了大学后,就再没花过父母的钱,还做兼职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这些并没有满足父亲的要求,工作后更提出要求把每月的5000元的工资如数上交,称是作为养大自己的开销,竟如此把养育之恩等同于金钱,令人心寒。
这样全部上交工资还怎么过日子,好说歹说下父亲勉强答应留下700元做为女儿日常开销,其中还包括了租房费用500元,完全不顾女儿怎么生活。之后又称自己生病了,竟然狮子大开口要5万元,逼得女儿只能问朋友借钱。
也就因背了债务,女儿提出暂时不再往家里交钱,想等还清了再交。父母竟不答应,还把她告上了法庭。女儿在法庭现场罗列了一系列的转账记录,笔笔都是辛酸泪。法院最终判老人败诉,网友也提出看法,都表示:如此父母简直就是吸血鬼!心疼这位女孩!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爱是相互的,教育子女要善用方法,切莫如此般教育子女,长大后恐难得到孝顺。
1、总拿亲情“绑架”子女的父母难以得到子女孝顺
生孩子是人类的本能,通俗点讲就是动物繁衍生息的必经之路,人只不过是高等了点而已,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以为给了子女生命把孩子抚养长大就可以坐等孩子来侍奉自己,动不动把养育之恩挂嘴边来绑架孩子,这样的父母得不到孩子真心的赡养和尊敬。
2、过分溺爱孩子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给孩子过分的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间久了孩子觉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容易变得冷漠自私,不懂得感恩,对父母过分依赖,很多人长大了还不能独立,更谈不上如何赡养父母了。爱要懂得节制,过分的爱之于孩子有害无益,到头来还苦了自己。
3、偏心偏向的父母养不成孝顺的孩子
有句话说儿多不愁,子女多的家庭若教育得当,必然互帮互助。如果父母偏心偏向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父母做什么孩子都看在眼里,父母偏爱多的孩子觉得理所应当不感恩,受到冷落的孩子心里怨恨更谈不上以后来孝顺父母。
父母教育自己都是煞费苦心,很多不小心用错方法,容易导致严重后果,怎样教育才能培养懂得感恩又乐意孝顺的孩子,或许能借鉴以下方法。
1、给予孩子一个有爱的环境
有爱的环境不等于溺爱,是在一个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成长。父母之间互相理解,爱护对方,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这样的亲情观比较正面。让孩子能主动感受和付出,这种与身俱来不是刻意的亲情教育,更能培养出孝顺的孩子。
2、父母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榜样
孩子是非常善于学习的,父母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如自私的父母教不出大方的孩子,父母孝顺长辈,孩子看在眼里必定也懂得效仿。做为父母要让孩子以后赡养自己做个孝顺的孩子,自己要做先出榜样,让孩子懂得如何为人子女。
3、爱孩子的表达方式要正确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大多数父母都想尽可能的给孩子更好的,给予的方式要有分寸,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过分溺爱。有选择性的拒绝孩子的要求,不能要什么给什么,让孩子养成了不知足又不懂得感恩的性格,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等待着被描绘,父母是第一位画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在责怪孩子有不孝顺表现时,是否该反思下自己,在教育方面哪里出了差错。若能尽早知晓,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定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