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有困扰,呼吁再多也是徒劳?专家:要从根上解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代农民已经逐渐老去,与此同时整体的人口老龄化也在逐渐到来,对于农民来说,虽然年轻时候凭着一把子力气吃苦耐劳赚到了一定的钱,但没有社保等保障,年龄大了养老也有着一定的困扰,毕竟经济发展了,物价也上涨了,农村的各种消费更是明显增加,再加上年龄大了医疗支出也高,生活需要更高的代价。
近期有专家表示,尽管农民养老的话题很火,也有很多人呼吁农民养老的问题,但是基本的现实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尊重现实,农民需要有养老金是很多人的期望,然而如何解决却需要更多的思考,合理的方式,让农民晚年如何可以体面的活着,只有从根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保障农民的养老,否则再多的呼吁也是徒劳,单纯的想法很美好,需要集思广益找出合理的路子。
首先,对于农民来说,养老金或者说每月的基本生活保障需要多少更合适,有人说300,有人说500,也有人说1000元,有人说由于养老金的体系现实,国家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下发显然不太现实,众说纷纭之下难以定论。
农民是勤劳的一个群体,也是相对辛苦的一群人,对于农民来说,无论养老金的多少,其实不必太多的“卑微”,社会的发展就是让所有人生活有保障,老有所养或许对于农民目前有所困扰,但却是必要的需求,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有着养老的平等权,养老的生活保障到底多少合适由于地域不同也将有所不同,最基本的现实就是多数地区如今只有近百元,逐渐上涨目前也不会太多,十几元几十元的幅度,大幅度的跨越或许并不太可能。
其次,农民养老是近年来逐渐出现的一个话题,目前并没有更成熟的方式来借鉴,或许更好的方式仍是依靠土地来养老,如何让土地的收入增加,或者说种植土地月收入达到500以上或者更多,才是更好的方式。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是基础,相应的养老单纯的依靠国家发放也很难短期内完全实现,无论是从种地的补贴,还是农村经营方式的转变,土地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养老保障才能更好。对于那些年轻时候缴纳高额点的养老,老了生活就有保障的说法,目前或将更难实现,农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家庭生活压力也很大,并且农村养老和职工养老的不同仍旧存在,两者都会农民的养老有着很大的差异。
专家表示,现在农村的缴纳养老标准普遍多数都是200元,或者500元两个档次,对于这大部分人来说,养老的待遇其实并不能满足生活的需求,几十年之后物价继续上涨,依照如今农民缴纳的养老金水平来说,其实杯水车薪,农民的养老需要更多的探索,需要更好的方式,集思广益找出合理的路子,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