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接近尾声,农民的秋收后的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而当下农村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新农合和互助型养老了。随着《一号文件》的下发和2021年新农合缴费标准的公布,今年的农村养老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村民们对于农村养老和互助型养老也有了特别的见解和感触。
那么,关于农村养老和互助型养老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农村养老金的3大调整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养老,农村医疗的重视,农村的养老事业也呈现出现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3个要点。
1、关于农村养老金的3大调整
要点1: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
要点2:养老金的保障范围扩大
要点3:互助性养老有望成为试点
荳子有答:
从上面的三点调整,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的养老事业的投入和关注正在逐渐增强,如何保障农民的养老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当下农民还没有同城里人一样拥有退休金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保障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国家、社会都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2、基础养老金的发放的两大调整(两调)
要点1:村民需要年龄大于60岁才能申请领取
要点2:各地的基础养老金不同,但以当地的标准为准
荳子解读:
从上面的两点可以看出,农民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年龄和城市职工的标准类似,都需要满足年满60岁后才能申请。另外,就是农民的基础养老金的金额各地不同,这个按各地的实际标准为主。
荳子有问:1、虽然,农民已经有了基础养老金,但金额还是较城里人的退休金少很多,什么时候农民才能拥有退休金是很多农民都想知道的问题。
1、虽然,农民已经有了基础养老金,但金额还是较城里人的退休金少很多,什么时候农民才能拥有退休金是很多农民都想知道的问题。
2、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除了和缴纳金额和年限之外,能否考虑特殊的情况,比如物价变动,村民的特殊贡献等等因素。现有的标准换算过来差不多农村缴纳满15年,60岁后可领取没有1000多元的养老金,虽然不多,但也是不错的收入。
3、农村养老和土地关联,增加两项福利(两增)
1、根据《土地管理法》和《一号文件》里的规定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无地农民,国家是给予特别补助的,用来保障村民的养老。
2.、随着农村土地价格的开发,全国已有11个省份提高了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基础养老金会更高一些,不在限制在每月140-160元左右。
二、互助型养老有望试点
1、互助型养老在农村是否可行?
随着互助型养老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了,但在农村是否可行,还是需要探究的。所谓的互助型养老就是通过将需要养老的村民组织起来,通过互帮互助,加上国家、社区的扶持,共同养老的一种模式。关于互助型养老,个人觉得目前实行实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时机尚未成熟。
荳子有问:
1、互助型养老的资金来源有哪些?如何分配资金用于老人养老才稳妥还是一个问题。
2、农村老人多是在家养老,如何组织起来无法在家养老的老人,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2、欧美的养老模式在我国农村是否适用?
互助型养老有点借鉴欧美联合养老的味道,较类似养老院的模式。但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国内人情农村的特殊环境还是一个未知数。农村是一个很讲究情感和关怀的地方,想农村老人离开家庭去集中养老,这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是不好接受的。另外,我国农村现在的老人,很多都当担着照顾孙子辈的活计,让农村老人独立出来养老,条件还有所欠缺,毕竟现在农村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是很大的。
荳子解答:
农村的养老问题一直是农民关系的问题。随着农村土地归并,土地流转的增多,农村老人的养老更是牵动了农民的心。但一味地操之过急推行互助型养老可能欠缺条件,但这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不具代表性。
随着国家对于三农建设扶持的逐步增大,乡村振兴也将带来农村有更好的发展。同样的,农村的养老事业也会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相信,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向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将是农村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