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有统计显示,2019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5亿,在“十四五”期间更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这意味着5到10年后,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这部分人群的家庭养老负担会进一步加大,大量独生子女开始普遍承受养老负担,这是一种过去未曾出现的社会问题,需要有新的应对思维和更大的社会养老资源的投入。
这是对社会养老体系的又一次考验。
2 中国式养老三大困境
一:养儿防老已成过去式
“养儿防老”是传统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但是这个模式到现在已经不是很管用了,概因现代生活下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十分之大,很多年轻人别说养老,不啃老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二:家庭结构变迁,8-4-2-1可能成为常态
随着居民饮食结构和医疗卫生水平进步,人们的普遍寿命都增长了不少,这也使得家庭结构开始变化,青年夫妇不仅仅要抚养孩子,还有更多的老人需要去赡养。面对这样的现状,其实大部分的青年夫妇没有办法能够承担起全部的家庭责任,养老自然也成了难题。
三:现行的三大养老体系已不堪重负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估算,按照目前养老金估算,中国养老金大概在2027年左右会达到峰值接近7万亿的份额,随后养老金开始逐渐下降,到2035年左右时会耗尽结余,这说明了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开始枯竭。
商业保险仍旧有着不小的缺陷,一份长达20年的养老险,往往需要投保人每年支付上万的储蓄金,这对于投保人来说其实是一笔相对大的开销。
而中国企业补充养老年金开始的时间相较于发达国家迟,且目前占据养老保障体系中比重低,总体覆盖率增长还是较慢,短时间内比较难有起色。
这些都在说明着我国现行的养老体系已经不堪重负。
3 政府政策导向的养老政策是什么?
一: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其中重点指出,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业态;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就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意味着分享经济正式列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再加上《实施意见》的突出,“消费商+分享经济的”为理论依托的消费养老模式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