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当时思想的影响,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生很多个孩子,但是当时又处于贫苦的年代,有的因为养不起,有的感觉生多了,所以就直接送给别人了,这在当时甚至成为了一种风气,不禁令人感慨:既然养不了,当初为何要生下来。
如果你是被送走的那的孩子,你会怎么想?如果成年后亲生父母找来了,你又该怎么做?有这样一个例子;李妈妈总共生下了三个孩子,因为都是儿子,所以就把最小的一个送给了别人抚养,之后一直都没有过问过小儿子的事情。
但是人总有老的一天,老伴去世了,自己年龄大了,没了收入,身边的两个儿子自己都照顾不了,也是指望不上。
所以李妈妈就想起了被送走的儿子,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线索,并且成功地找到了这个孩子 ,但是当时的他也已人到中年,母子三十年后的第一次相见并不愉快,儿子对她并不热情,这让李妈妈非常生气,觉得自己生了他,他就得为他养老。
但是从小到大都没有生活过,而且孩子已经有了养父母,跟你不亲近很正常,但是李妈妈一直坚持着。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儿子有能力,收入高,跟另外两个儿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我生了你,就是你妈,有能力也有义务赡养我,但是儿子的态度一直很冷漠。
所以,儿子的做法是否正确呢?该不该赡养呢?这件事要从两个方面来说,先从道德上来说,有人应该会说,怎么样都是老人,生下了你,老无所依也是可怜,再怎么说是亲生父母,既然有能力,能帮就帮吧。
话虽如此,但是就算是帮,也是我个人的心意,是不能强求的。最主要的要从法律层面,孩子被别人收养并不是简单的,“我不要了,你养吧”。
收养要经过严格的程序的,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要符合收养条件,有齐全的收养手续的,一旦法律允许就建立了新的家庭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
他小时候的监护人是养父养母。虽然李妈妈生下了她但是在法律的范畴内没有了任何关联,再加上三十多年的不闻不问,也就形同陌路了。所以说小儿子并没有赡养她的义务。
有些人会道德绑架,说有特殊的原因,不得不这么做,条件不允许。但是既然生下来了,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大人更是要有担当的,所以大可不必绑架,所有事情都是相互的,有句话说得好“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生而不养,也算一种“仇恨”吧,既然从小没有做到父母该做的,甚至送人,也就应该想到以后的结果了。不管怎样,还是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主的。
怎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呢?
1、年少时需要多陪伴。
有句老话“3岁看大7岁看老”。小时候是关键期,是孩子性格,心理形成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在现在的社会,工作的压力也大,但是作为监护人,多注意观察,多引导,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也是为以后孩子的成功做铺垫。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觉幸福而有安全感,陪伴才是最真情的告白。
2、生下来就是要对孩子负责任。
无论怎样,抛弃就是最让人愤怒的做法,既然选择了,为什么还要逃避责任,无论家庭条件如何,一家人整整齐齐,就算过得再差,也是感觉幸福的,所以不要轻易选择抛弃,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向往的生活。
小编寄语:
当下社会,有许多人以旁观者自居,甚至可以称之为圣人,看不惯一切。但是有一点要明白,事情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不一定做得比我好,所以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
就像李妈妈一样,既然不想要了,就不要再来找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父母,有了新的家庭,为什么还要去破坏呢?小时候被伤害过一次难道还不够吗?俗话说得好:生身没有养身重。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长期生活在一起,感情是需要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