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个四季葱绿花开、长夏无冬的美丽岛屿,是我国的一块人间福地、世界瑰宝,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块风水宝地。在冬季,北方严寒滴水成冰,海南却气候温和。
每年冬季,候鸟由北往南迁徙,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有一群人也会如此,他们从我国的北方迁往四季如春的海南,每年约有十万这样的“候鸟一族”。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大批北方人群旅居海南过冬,并有日趋增多的趋势。海南省地处于我国南方,环境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度,冬季温暖,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移居海南也实属正常。
鉴于越来越多人移居海南,小编认为有必要了解海南岛的气候变化,以及分析移民的健康状况。
海南岛1959-2015年气候变化
联合国评估报告指出,过去的100年间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暖趋势尤为明显。在全球升温的大环境之下,海南岛也不例外。
海口气温变化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学者们研究海南岛1959-2015年近60年的气候变化发现,海南岛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明显。从年平均气温的总体增幅来看,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平均最高气温增幅最小。
儋州气温变化
以西北区的海口为例,平均气温由27.8上升到28.1度;以中部的儋州市为例,平均气温由28.2上升到28.5度。不过三亚的平均气温,近年出现了下降,由29.3下降到了21度。
三亚气温变化
海南岛各区域降水量变化大,但总体仍呈增加趋势,其中南部增长率最高;相对湿度和蒸发量降低趋势明显。主要是因为城市化的加速,水泥地面逐渐增多,大气降水迅速进入下水道,而白天的建筑材料接收辐射能量后快速升温,导致城市温度升高。
同时,由于市区绿化植被的减少,导致植物蒸腾向大气输送的水汽量减少,从而使得相对湿度减少。
天然氧吧茶溪谷
除了海南岛中部山区日照不断增加,其他地区日照量呈现不同趋势的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的增加,城市热岛效应致使上升气流增强,携带到大气中的污染颗粒增多,从而造成城市上空云量增多、日照量减少。
不过,1959-2015年的降水量统计数据显示,降水量虽然波动性较大,但并未出现任何明显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趋势。
海南季节性移居有降血压效果
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为了研究移居海南对高血压患者降血压的效果,研究了328位黑龙江省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中177人秋冬季节移居海南儋州市,另外155人在黑龙江生活。
研究结果发现,移居海南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居住在黑龙江生活的居民。研究还证实女性降压未达标率是男性的0.491,也就是说女性降压效果比男性更好。
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的这份研究还发现,居住在黑龙江省降压未达标率是儋州市的51.281倍,进一步证实移居海南岛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明显,为未来医疗旅游提供了参考。
与生活在北方相比,海南居住更有利于血压的改善。这是因为海南气候温和,温差小,对患者的毛细血管系统的刺激相对较小,有利于血压值回归正常,所以南方更有利于血压控制。
儋州市处在海南西部中心,四季开花,年平均气温23.3度,气候优势明显,非常宜居。由于中部五指山的阻挡,儋州市基本不受台风影响,因而被称之为“人文生态,休闲度假,养生雅居 ”的理想之地。
移居海南有益健康
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住院部对海口和三亚的710名疗养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
在海南经过3个月的疗养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均明显提高。总体而言,海南冬季自然环境对异地旅居人群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有益处。
移民对海南发展的影响
大量旅居者的涌入给海南造成了一定影响,诸如物价上涨、资源紧张、管理难度加大等等问题,导致外来者与本地人之间产生很多摩擦和矛盾。
在文化上:这群庞大的秋冬季移居海南的候鸟群体,不仅仅只是促进了经济消费,还把各地的生活习俗、文化元素带入了海南,已经形成了一种候鸟族现象。
在经济上:由于内地雾霾频发、空气质量变差,出于对海南岛优良环境的考虑,全国各地的海南候鸟族逐渐增多,这些人员大多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给海南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正面影响。
社会影响:候鸟族极大地推动了海南岛养老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养老服务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结业压力。而且候鸟族大多是中高端人才,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
罗红霞. 海南岛1959-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
蒲宏伟. 海南季节性移居的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效果相关因素. 热带医学杂志. 2016, 16.
金水晶. 海南省异地疗养人群的生活质量. 2013, 33.
欧明. 从发展角度看“候鸟族”文化带给海南的影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 007-008.
「自来水博士,研究水处理和净化14年,致力于促进居民用水卫生和健康!若信息和图片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学燃计划##旅居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