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讨论的话题,近段时间争论不休,专家们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说建议女士优先退休;有的说如果女士自愿优先退休可给予补偿,等等的建议。
无论专家们提出何种建议,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事了。因为前不久,在国家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将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举措。
因此来说,延迟退休已经板上钉钉了。延迟退休的到来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体,而是整个社会所面对的现实。
在许多人讨论延迟退休话题的同时,也有许多人在讨论养老金的话题。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养老金就开始不断上涨。截至2020年,养老金已经实现16连涨。
养老金的上涨,也相当于给退休人员涨了工资。
纵观2020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公共事件,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小的冲击,虽然我国已经实现经济逆势增长,但是与往年相比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但让人欣慰的是,2020年养老金再次上涨,这也相当于在全球经济不容乐观的2020年,中国退休人员仍然涨了工资。
在近段时间,多家主流媒体发文探讨2021年养老金上涨的话题,许多人信心十足认为2021年养老金将继续上涨。当然了,养老金能够上涨自然是好事。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养老金的涨幅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涨幅因素有关联。以往养老金的涨幅一般不会超过GDP的增速,也不会低于物价的涨幅。因此来预测,2021年,养老金上涨的机会还是较大的,具体上涨幅度目前还无法预测。
现在有个问题来了,我国的养老金平均水平怎样?以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媒体发布国民人均工资之类的文章。那么人均养老金的数额是多少呢?
城镇职工人均每月能取多少养老金
这个答案已经有了,根据人社部之前发布的“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离退休人员总共有12310万人,养老金总支出为49228亿元,人均每月领取养老金为3330元。
值得提醒的是,这个数据是指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包括了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但不包括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金。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平均每月养老金为2362元。结合近几年养老金的涨幅来推算。2019年企业职工人均养老金为2940元;如是按照2019年人均养老金为3330元推算,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为3720元。
城乡居民人均每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值得提醒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包含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基础账户,另一部分为个人账户。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养老金为162元。但具体到个人养老金账户就不同了,因此来说,城乡居民整体人均养老金的平均数是多少,无法计算出来。
养老金多少的4个关键因素
其实,决定养老金的多少主要看4个重要因素。
1、当地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比如,你在北京生活居住,2020年你的养老金就会与2019年北京的平均工资挂钩。
2、缴费基数与养老金挂钩。比如你的社保缴费基数为5000元,当地的人均工资也是5000元,那你的缴费系数为1;假如你的缴费基数为3000元,那你的缴费系数就成了0.6。最终会按照这个公式计算来决定你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也就是说,缴费基数越高,系数就越高,领取的养老金相应就多了。
3、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挂钩。一直以来,我国社保政策遵循的是“多缴多得”原则。社保缴费最低年限为15年,如果你的社保缴费年限为20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自然要比缴费15年的多了。这就叫“多缴多得”。
4、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挂钩。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来决定。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执行全国统一规定数据。即退休年龄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成反比。
比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为170个月;50岁为195个月。
综上:决定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除了要看当地上一年的平均工资,还要看你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时间。
本文由社区智库首发,任何媒体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