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渐严峻,截止2018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高达2.5亿,占我国人口比重的17.9%。这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使得养老问题成为了我国目前社会上广泛讨论的一大热门话题。
对于城里面的大部分老人而言,他们到了退休的年纪即可领取一笔养老金,可以解决基础的温饱问题。但是农村里面的老人可见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养老金补贴可能才有不到一百元,这一数额在目前的社会上是很难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的。农村里的养老方式普遍都是靠着子女的赡养与照顾,这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负担。许多老年人也不愿自己的子女为了自己过于操劳,七八十岁的年纪了仍然还要下地干农活,这样的例子在农村地区数不胜数。
早在2009年,我国的新农保就已经设立,据悉,只要交够15年以上且年满60周岁,即可领取养老金。最低的缴费标准为100元,最高为2000元。缴费档位越高,年限越长自然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近些年,缴费的最高档位已经提到了5000元,各个地方也先后出台了新的养老保险政策。有人好奇,如果农村养老保险一年上交6800元,持续交上15年,60岁的时候到底能够领取多少养老金呢?接下来,就让笔者来给各位算一笔账。
首先,一年缴纳6800元,意味着每个月都需要缴纳566.67元。这一金额其实还是有些巨额的,如果连续交上15年,则共计需要上交102000元。根据个人养老金的发放月数139个月算下来,也就是每个月733元。这一数值可能还会因为每个地方补贴额度的不同会有些许出入。目前,我国养老金的基础为93元/月,且每个省的基础养老金额度也会有所出入。比如江苏的养老金额度为173元/月,北京则有830元/月,上海更是高达1100元/月。如果我们按照全国基础标准93元来进行计算的话,上海老人退休后每个月都能领取1833元的养老金。大部分省份也都能领取到不少于800元的养老金。
如果养老金每个月都能领取到826元及以上,那么仅需要领取10年就可以将养老金的本金全部领完了,接下来的每一年都是赚的。也就是说,六十岁开始领取,直到七十岁之后的每一年领取养老金都是稳赚不赔的。我国人均寿命为77岁,缴纳养老金其实不失为一项划算的理财项目。
当然,也有不少让人会担心如果本金都没有领完就不幸去世了,那这样的话岂不是就亏了。其实不然,就算本金没有领完,上缴人缴纳的未领取的余款都是可以返回到直系亲属手中的。目前,养老金政策“多缴多得”的原则也让不少老人选择交完15年之后仍然继续缴纳,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不过大家还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正确上缴。
现如今,养老的方式也不仅仅只限于缴纳养老金了。“以地养老”的方式也进入了社会大众的视野里。这一方式则是将宅基地或是耕地抵押给第三方,然后由第三方来给予抵押人每个月一笔生活费。同时,老人还是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种植与建造,直到他们离开人世之后,才会将这片宅基地与耕地进行回收。失地保险也是一大照顾政策。那些失去耕地的农民可以上交失地保险,上缴十五年之后即可获得一笔养老金,会提供60%左右的补贴,这样的一笔交易还是相当划算的。
结语:
如今,农村养老的模式尚不完整,一些诸如养老院等的社会保障设施都尚未普及开来。农村地区养老的成本相比较城里也更为高昂,不仅要解决基础温饱,还要考虑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再加上农村地区观念的落后,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养老保险的存在,这也导致了许多老年人一把年纪了仍然在田间劳作着。目前农村地区“家庭养老”的模式也使得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仍然辛劳,子女如果不孝顺的话,村里老人的日子则更是难熬。所以,我国为了改善千家万户的养老问题,也在鼓励商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同时,为了解决全社会养老问题也做出了诸多的改善以及调整。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缴纳养老金确实是目前最为划算也是最为稳定的一种养老方式,每个月按照自己能够接受的金额进行养老金的上缴即可,建议所有的农村家庭都不要错过这一养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