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中国》网页海报
6月22日,北半球夏至已至。夏至等24个节气是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的思想结晶与伟大发明。时至今日,不仅依旧指导着土地耕作,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于2014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自6月24日起,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和新华社CNC网络电视台合作,在旅游办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制作上线原创主题展“中国二十四节气——千年流传的幸福时光密码”(24 Solar Terms:Millennia-old Secret of Timing for A Happy Life)。
《立春》中英国籍主持人江森海体验“说春人”工作
旅游办充分利用新华社CNC推出的24集大型纪录片《四季中国》,编写导语和解说词,为澳大利亚和南太岛国观众生动诠释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传播中国人民关于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哲学智慧,同时带领观众跟随寻找二十四节气的脚步,“云上”漫游中国,体会民俗风情,感受中华大地的时令之美和旅游之美。届时,观众将随着英国主持人江森海,历时两年、跨越中国24个省、区、市,北至漠河、南抵三亚,体验45度高温的重庆,游览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在非凡的镜头记录和语言讲述中,走过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冰天雪地的中华大地,并在其中了解自然对老百姓一蔬一饭、三餐四时的影响,体味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将天文气象变化与天文、农业、物候和民俗等结合,反映出中国人民几千年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还有道法自然、崇尚和谐、重视生命的民族精神,以及天人合一、阴阳流转的传统哲学。
线上展网页
在该线上专题展中,旅游办将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每周推送六部纪录片,讲述六个节气的故事。6月24日上线的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其中:
《雨水》通过说明这一节气与四川大熊猫基地中所提供春笋的重要关联性,让观众认识节气;
《惊蛰》选取福建长汀,介绍了客家人的百家宴、竹子造纸、族谱和围屋;
《春分》则介绍湖南安仁,通过讲述赶分社,陈赞文老人,采药、制药等,为观众展示了节气及传统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当代价值。
《清明》描述了江苏茅山地区回乡祭祖、团聚和会船等活动,呈现出节气在指导人民的家庭生活及农耕作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中国二十四节气——千年流传的幸福时光密码”线上专题展,分季节为澳洲和南太岛国观众讲述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将进一步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旅游的了解和认知,持续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品质旅游的理解和向往。
(来源 :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
中国文化网(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