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华慈善总会失能老年人照护质量提升试点项目,让老年人安心静心舒心
2022-11-28 16:37  浏览:23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失能老年人照护质量提升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中华慈善总会在2015—2019年间持续申报执行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之一,旨在着力提升陕西省、湖南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区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和社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项目紧密结合当地需求,送理念、送技术、送服务、送用品到养老院和社区长期照护机构,达到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

  项目执行团队中的专家成员来自全国多省份的养老机构,大多具有多年经营管理养老机构的经验,在护理、康复等领域专业水平突出。项目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筛选确定需要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这些机构普遍具有成立时间长、入住率较高,但硬件设施落后、管理水平和专业护理知识亟待提高、面临发展瓶颈等共性问题,难以满足当地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针对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及设施设备需求等现状,综合分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情况,专家成员建议软件和硬件双管齐下,既现场指导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技能,又为其配置设施设备。软件硬件双提升,一方面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照护难题;另一方面帮助养老机构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

  针对实际需求,项目团队为养老机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包括修订完善团队管理和护理细则与标准等,提供认知症照护、老年患者便秘护理、失能卧床老人穿脱衣和口腔护理、坐轮椅失能老人照护等内容,促进养老机构服务有标准、人员有专长,帮助其发展成为专业化养老院。同时,捐赠资助养老机构急需的专业护理椅等设施设备,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在执行过程中,项目注重规范化和透明化操作,确保流程公开、过程透明、效果可期。项目组提前制作统一化、标准化、印有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标识的横幅和项目标识贴,开展活动、发放物资和集中培训时进行张贴宣传,工作人员全程穿戴印有项目标识的工作服。同时,借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当地媒体及时进行项目宣传、中期跟进和后期成果展示。媒体跟进项目,记录、对比养老院的前后变化,直观反映项目执行的效果,让项目的影响力深入人心。

  项目执行过程中,参考借鉴由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编写的《长期照护行业(评鉴)标准》,推进养老院和长期照护机构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机构整体运营水平,让接受照护的高龄、失能、残疾等老年人真正享受到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照护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共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和配套资金555万元,受益人群5000余人,提供专业康复、护理服务近5.2万余次。(本文由中华慈善总会供稿)

  

  专家点评

  汪锦军(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慈善总会失能老年人照护质量提升试点项目是一个将社会组织专业化的服务与科学的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通过运营状况及需求综合分析—软硬件系统提升—标准化透明化过程管理—注重媒体宣传等系列工作,有效地将专业化的服务引入养老院,带来了养老院软硬件的双向提升。同时,该项目注重经验总结与积累,将实施经验有效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标准,有助于推动我国长期照护机构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发布人:fdf0****    IP:139.201.0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