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聚焦聚力面包食品首位产业、竹木加工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及乡村治理等五大领域,全力培育“乡村五匠”,实现农村添人气、农民添财气、乡村振兴接地气。
江西省资溪县委书记吴淑琴(左二)调研笋竹两用林工作。
聚焦面包食品首位产业,
打造“资溪面包匠”
资溪县是全国闻名的面包之乡,2021年县委提出把面包食品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的发展定位,资溪县的面包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两名退伍兵成就“祖师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洪涛、张协旺两名退伍老兵利用学到的面包制作技术,在鹰潭市开起第一家资溪面包店,赚到了第一桶金。致富后的他们,无私地把面包制作技术传授给亲邻,亲邻通过亲帮亲、邻带邻、朋友助朋友的模式,带动全县4万余人成为“面包师”,将1.6万家面包门店开到国内外1000多个城市,年产值近300亿元,并辐射到鹰潭、贵溪、金溪、南城、黎川等周边地区,带动近10万人从事烘焙行业。 新生力量成就“领军匠”。资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全省首个面包食品产业城,引导资溪面包人抱团发展,成立资溪面包科技公司,有效带动肉松厂、奶油厂、巧克力厂、美味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等15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加盟资溪面包 产业城,打造资溪食品50亿元产业,钟启文、鲍才胜、傅细明等新生代面包人逐渐成为面包行业的“领军匠”。“资溪面包师”成就“劳务匠”。制定《资溪面包通则》《江西绿色生态面包》等行业标准,大力培育“资溪面包师”劳务品牌。2022年12月,“资溪面包师”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劳务品牌专项赛三等奖,是江西省唯一获奖单位。面包师鲍丽红入选20位“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训烘焙、裱花人员3万余人,其中3800余人获得中级职称、300余人获得高级职称。
聚焦竹木主导产业,
打造“资溪竹木匠”
资溪县守好用好55万亩绿色毛竹资源,将竹木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谋划推动,“资溪竹木匠”将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助推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有机融合。 成就科技“大师匠”。资溪县建成中国首家竹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于文吉、费本华、李逐军、郑郁善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竹科学家、研究员加入竹科技创新团队,研发并投入使用户外重型竹地板、整张竹展平等专利技术20余项。 成就行业“名师匠”。资溪县高标准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全省首个竹科技产业园,吸引双枪科技、庄弛家居、未家竹文化、拓竹机械等23家户外板材、竹家居、竹机械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吸引了林海、钭祖军、吴建华等为代表的“竹名师”130余人,延长了竹产业链,增加了毛竹附加值,全年实现产值28亿元,一根一尺长的毛竹价值从原竹20元提高到100元,并实现了无废生产。 成就专业“技师匠”。结实耐用的户外重型竹地板、新颖别致的竹家居、低碳环保的竹日用品等系列竹产品加工,吸纳了一支近800人的专业竹加工技师队伍,通过岗前精准培训、师傅带徒弟实践操作,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身怀绝技的“技师匠”的蝶变。
聚焦特色农业产业,
打造“资溪土特产匠”
资溪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一批制茶师、育笋师、炮药师等“土特产匠”,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让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底色更浓、成色更足、特色更亮。 龙头企业有“领路匠”。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乌石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圣泽白羽肉鸡祖代场项目顺利投产,全国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圣泽901”正式首发出笼,标志着资溪县现代农业又上一个台阶,成功创建7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28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涌现了林小红、曾志等为代表的近40名龙头企业“领路匠”。 一乡一品有“领头匠”。坚持“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形成了以马头山蜂蜜产业、鹤城镇灵芝产业、高阜镇笋竹两用林产业、 嵩市镇白茶产业、高田乡优质米产业、石峡乡中药材产业、乌石镇白羽肉鸡祖代繁养产业为代表的“一乡一品”产业发展布局,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51个,涌现了以何敏、魏兴旺、张建跃等为代表的一乡一品“领头匠”15名。 新型经营主体有“领办匠”。全县大力推进耕地流转,耕地流转率达90% 以上,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9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8家,注册登记家庭农场79家,涌现了徐兴发、余连昆、郭栋强等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领办人500余人。
江西省资溪县俯瞰图。
聚焦文化旅游产业,
打造“资溪乡愁匠”
资溪县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带动一批“资溪乡愁匠”从事文化旅游行业,激发文化活力,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非遗文化有“继承匠”。资溪县深入挖掘 “两江移民文化” “畲族风情文化”,将九节龙、猴狮舞、畲族山歌等传统文化列入非遗文化保护,涌现了邓文波、程东生、兰启东等近30名非遗文化继承人。 乡土文化有“传承匠”。 资溪县将竹编、雕刻、上梁、打麻糍、磨豆腐等乡土文化融入乡村休闲旅游表演项目,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让游客可以参与、互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容。 全县涌现了兰启东、郑如国、胡全安等为代表的从事文化旅游的各类“传承人”近200人。 2023年1—11月全县共接待游客789.8万人次,同比增长37.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36亿元,同比增长38.3%。 传统技艺有“赋能匠”。 资溪县结合全域旅游,将传统手工艺品向旅游商品赋能,在景区设立传统手工艺品专柜,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粽子、清明果、麦芽糖、畲味花生等,涌现了兰念瑛、卢木水、林江等近20名传统技艺“赋能匠”,实现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000万元,带动近1000余户群众增收。
聚焦乡村治理文章,
打造“资溪治理匠”
资溪县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不同领域的“治理匠”不断激发乡村治理新动力,积极打造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实现组织振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支部建设选好“带路匠”。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把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作为关键,用好“红旗党支部”创评活动这个抓手,不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吸引了钟启文、方卸根、陈智祥等为代表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17人返乡担任党支部书记。通过这些“带路匠”,村级堡垒更加巩固,乡村治理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民收入稳步增加,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社会治理选好“网格匠”。以“资心人、悉心助”网格治理品牌为抓手,组建乡村组三级基层党建网格,各网格点上的“网格匠”积极开展“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3年以来,全县在职党员、群众参与网格服务活动累计5000余人次,办理群众需求清单2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淳朴民风树好“贤德匠”。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力度,在全县选树蒋有良、沈昌根、方炳才等13名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积极参与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道德“红黑榜”评议发布等活动,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充盈乡间大地。
下一步,资溪县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和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激发广大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作者吴淑琴系江西省资溪县委书记)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02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