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2024-08-02 16:57  浏览:623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深金发〔2024〕87号
市各区民政部门,市各银行保险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助力深圳“老有颐养”,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金发〔2024〕1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任务要求
推进深圳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金融产品养老属性突出、金融资源协同养老事业发展有力的深圳养老金融发展格局。短期内推动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金融示范产品案例,建成高标准适老金融服务体系和产融协作机制,加快第三支柱规范发展。长期内依托深圳金融业的优势,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策源地,养老金融服务的示范地,以及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养老和健康产业的新高地,更好满足养老金融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深圳人口结构和资源禀赋特点,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解决制约深圳养老金融提质增效的突出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养老金融创新,为增进老年人福祉提供“深圳方案”。坚持风险可控,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评价体系,严防以养老金融名义实施的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坚持协同推动,统筹构建深圳养老金融发展体系规划和配套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增强养老金融的发展合力。

 

二、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一)促进深圳个人养老金提质增效。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强化个人养老金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网点团队工作积极性,提升个人养老金覆盖面,增加个人养老资金储备。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推出更多具有深圳特色、养老属性强、兼顾灵活性和稳健性的多样化产品。引导银行机构持续优化个人养老金开户、缴存、投资和领取等服务,打造“无感智办”模式,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服务水平。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参与深圳企业(职业)年金业务,提高覆盖面,探索养老保险第二、第三支柱联动衔接。
(二)丰富多层次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大力开发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鼓励理财公司开发兼具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的养老理财产品,满足多层次养老理财需求。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缴费灵活、保障适宜的养老保险产品,积极为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鼓励信托公司培育发展养老信托业务,积极开发各类具有养老功能的信托产品。积极争取深圳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参与商业养老金试点,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服务。
(三)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
引导保险机构深度参与深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将深圳长期护理保险、商业保险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逐步建立健全老年人长期照护、康养结合、医养结合等综合养老保障体系。支持保险机构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持续扩容税优健康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体给予合理保障,探索提高投保年龄上限,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

 

三、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
(四)持续做优适老金融服务。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运用线上线下、网点门店、团队人员等资源,加快构建全覆盖多元化适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推动营业网点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充分发挥“智志助老e站”挂牌网点服务作用,支持为残疾、重病等特殊群体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手机银行、电话热线等适老化改造,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打造更多具有深圳特色的金融服务“关怀模式”“长辈模式”。
(五)推动金融服务与养老场景有效融合。
推动金融服务与养老、健康、长期照护等服务相衔接,加快覆盖老年群体消费的各类场所和高频场景,丰富养老金领取形式。持续赋能优化智慧养老颐年卡,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拓展颐年卡服务场景。

 

四、加大养老事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银行机构专门制定养老产业信贷政策,开发特色信贷产品,建立适合养老产业的授信审批、信用评级、客户准入和利率定价制度,为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支持银行机构结合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政策,提高中小微养老服务企业融资可得性,加强对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银发经济类初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鼓励政策性银行机构为养老领域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用好用足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鼓励资管机构加大养老产业投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审慎有序探索养老服务领域资产证券化。
(七)加大保险支持力度。
鼓励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设立或参股养老服务机构,投资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鼓励保险机构通过租赁物业、委托管理、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大对深圳医疗健康、照料护理、机构养老等养老相关领域的投资、管理和运营。支持保险机构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风险特点,提供涵盖人身保障、雇主责任、场地意外、医疗支持等保险责任的综合型产品,提升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稳健性。

 

五、深耕养老金融生态建设
(八)打造对接平台。
推动建立深圳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等资源、项目和需求清单,建立常态化的养老金融供需对接机制,搭建产业投融资平台,消除信息壁垒,畅通合作渠道。将养老金融纳入深圳相关服务平台建设中,为社会公众提供产品展示查询、咨询购买等便民服务。
(九)完善体系建设。
积极引进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特色金融机构。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立足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聚焦养老金融细分领域和目标客户,建立养老金融专业团队、专营机构或特色分支机构等,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金融需求。发挥深圳法人金融机构资源优势,拓展养老产业服务链条,打造贯穿各资源条线的养老金融服务模式,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养老金融品牌。

 

(十)强化要素支撑。
深化养老金融与财政、健康养老产业、民生保障等政策协同联动。优化商业保险与深圳市健康医疗云平台的数据对接。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增量奖励、担保增信等激励政策,推动完善养老产业增信体系,提高风险分担能力和水平。

 

六、打造养老金融安全高地
(十一)加强风险防范。
银行保险机构要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业务,建立养老金融数据监测分析机制,加强业务跟踪评估及风险监测,守牢风险底线。
(十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银行保险机构应健全客户权益保障机制,严格规范养老金融营销宣传行为,严格落实产品适当性管理,加强投诉管理,畅通问题反馈渠道。严厉打击以养老金融名义开展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常态化开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件排查专项行动,防范化解养老金融服务诈骗风险。

 

七、强化保障措施
(十三)加强组织协调。
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统筹推进养老金融发展工作,建立养老金融统计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总结评估,不断完善支持政策。银行保险机构制定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融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十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各银行保险行业组织应当强化与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相关行业组织的沟通交流,促进行业之间加强信息共享、经验互鉴和业务合作。组织开展养老金融前瞻研究,及时总结养老金融先进经验做法,树立行业典型标杆,营造良好外部氛围。
(十五)加强常态化金融教育。
扎实做好养老金融教育,培育养老金融理念,为老年人提供助老政策、防范养老诈骗等“一站式”金融教育。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大老年群体金融教育工作力度,主动下沉,走进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社区等开展养老金融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持续完善有利于养老金融发展的社会环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监管局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2024年6月26日

发布人:d718****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人生
  • 2024-03-04浏览:3186
  • 吃亏
  • 2024-03-04浏览:1975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