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复发生,觉浅多梦易醒,肩颈僵硬酸痛,使用过半的身体发出各种讯号来提醒它需要维保服务。互不相识的几个朋友都热情推荐练练瑜伽,于是这两周一直在试课选老师的路上。
年轻时也尝试过的,每次都感觉缓慢无聊又多少带点神秘的 zong 教色彩,不喜欢也不相信,最后总是放弃。重新尝试,发现当今瑜伽馆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教室宽敞明亮,装修简洁有格调,风格不同,却无一例外都在朝着营造一个让人放松舒适的空间用力。分不清这个流那个派,但是每节课都能体会到身体的觉醒复苏。没有剧烈运动,呼吸心跳都比较平稳,却能出透一身大汗,就算健身房里也很难有的瀑布汗,竟然几个缓慢稳定的体式就能发生,每次看着瑜伽垫上一滴一滴的痕迹都感觉很神奇。更多时候闭目不是为了观心,而是被煞的睁不开眼睛。
还没有下定决心报任何一家课程,因为眼花缭乱的排课和各种小班私教的推荐,对我来说仍然是一种“快”,被引诱被要求被拖拽前行,不舒服;还因为深知自己有把年卡用成次卡甚至打卡的能力,尚未找到期待和热爱的感觉就冲动消费,过后必然有自责懊悔平添无谓的麻烦。
瑜伽练习当然是好事,觉知身体,探寻极限。很喜欢过程中时时强调正位和平衡,练习了左侧就一定会同样练习右侧,紧绷用力后就一定有拉伸放松。可是非常不喜欢按照课表且是经常变换调整的课表去上课,也不喜欢那种满嘴专业术语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的教练,像极了中英文夹杂秀优越感的职场人。
其实跑步健身唱歌跳舞哪一样不好呢?还是要看是不是你的好。Rue 姐带起一股跳绳风潮,我只跟风十分钟结果膝盖痛得三天不能走楼梯。要在喜欢和擅长、目标必达和力所能及之间找到一个空间游刃有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不断尝试不断验证,至于是兔子、乌龟还是鹰,再说。
常常处于一种想说什么又觉大可不必的状态,朋友圈越来越懒怠。偶尔回看,曾经留下的痕迹就像探险者插下的路标,不能重走一遍至少可以追溯,深浅直曲反倒没什么重要。这样想,才能有点记录的动力,有时绷一绷,有时松一松,保持弹性,毕竟活得久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