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在共性问题中寻求个性解法
2022-12-02 12:23  浏览:25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开栏的话

自2016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共遴选确定两批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6年来,试点单位认真落实医养结合各项重点任务,完善政策措施,探索服务模式,在模式创新、队伍建设、失能照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健康老龄化强调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和功能,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干预,这就要求,“医”和“养”不能孤立存在,而要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良性互补。

然而,由于医养结合监管主体涉及多个部门,分工既有交叉也有重叠,在健全协作机制、合理调配资源、促成发展合力上仍需进一步探索。近年来,多地不断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在共性问题中寻求个性解法。

信息互通,全程管理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15%,在步入深度老龄社会的安徽省芜湖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有着更严峻的挑战。为此,该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发改委、民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在具体实施环节,由市政府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确保部门之间通力合作。

“领导小组成立后,加快推进的一项工作就是在全市逐步建立养老基本信息和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库,实现养老和医疗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芜湖市老龄办副主任王荣举例,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档案建设和管理,该市统筹市区居民健康档案资源,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建立区域间健康档案迁移共享机制,以常住地为原则就近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设市、区两级智能化居家养老呼叫系统和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订单式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拨通电话,即可下单所需服务。同时,订单记录又能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并为出台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养老和医疗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也有“广元版本”。四川省广元市正打造广元市智慧医康养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整合全市医养资源,建立协同链接个体、家庭、社区、基层医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养老院)、三级医院、市卫生健康委的健康自主管理一体化连续服务平台,实现医院内部医疗信息与外部健康管理信息的双循环,以延伸医院对社区、家庭的医养服务能力。

与芜湖市类似,上海市普陀区老年人口高度集中,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0%。对于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普陀区将“健康云”平台和远程可视系统嵌入养老机构,实现慢病全程管理。通过“健康云”平台,老年人的血压、血糖等指标自动上传至社区家庭医生的手机App上。当指标出现异常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这时借助远程可视装备,家庭医生可实时查看老年人身体状况,开展远程诊疗,并指导养老护理员进行针对性护理。

床位转换,服务拓展

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医养结合实践中,把医疗床位改造为养老床位的做法最受信赖,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一种是医疗机构增设老年性疾病或老年人康复区域。

“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优势在于,它既不像‘住养老院’听起来那么刺耳,又能提供专业及时的医疗服务,让老年人更有安全感。”云南悦海医疗集团董事长万海滨告诉记者,他集团旗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昆明市西山区大观怡养中心原为一家二级民营医院,运行之初,床位使用率仅30%,而拓展养老服务后,“长期闲置”的床位变得“一床难求”。

万海滨表示,民营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认可程度不如公立医院。集团调研发现,部分老年人需不断转院来实现慢性病的延续性护理,而养老院又缺乏医疗技术支撑。“于是,集团决定向医养结合转型,将不远处一处医院旧址租赁并改造为养老服务区域,此举盘活了过去长期闲置的医疗床位,使医院拥有了稳定的患者源,也弥补了养老院服务单一的不足。”

在床位转换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难点。比如,养老服务区域和医疗区域的环境管理和消防安全要求不同。“我们的经验是从长远考虑,硬件改造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消防安全参照民政部门要求,环境管理依据卫生健康部门标准。”万海滨说。

另一难点发生在需从养老床位转入医疗床位的老年人身上。多家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表示,当老年人突发急症时,家属对于挪床的安全性非常担忧;但不挪床,医疗条件达不到且医保老人无法享受报销政策。针对这一普遍性问题,大观怡养中心在医疗区域设置了缓冲区。万海滨介绍:“缓冲区在布置上很接近温馨的养老床位,但实际是医疗床位。对于刚收住进来的老年人,若功能评估显示存在突发急症风险或老年人家属提出安宁疗护需求,可暂住在缓冲区,待多学科团队介入且老年人病情稳定后,再转入养老床位。”作为昆明市医养结合第一批试点单位,大观怡养中心的运行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复制。截至今年3月,昆明市内设养老机构的医疗机构已达16家。

一家医院的关怀科,如何服务14家养老机构?床位转换的另一方式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初见成效。该院副院长黄红丽介绍,医院发挥关怀科成立早、发展成熟的优势,在原有病房基础上,租用距离医院约50米的某酒店改造为关怀科安宁疗护病房,将科室床位增至200张,成为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的临终关怀机构;在此基础上,与14家养老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合作协议,累计服务患者已近1.4万人次。

两院一体,资源衔接

为让医养结合服务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河北省邢台市探索“原地升级”模式:一方面通过托管、协议服务等方式,让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联姻共建”,实现“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另一方面,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和护理站,并派驻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推行“两个机构、一门服务”。

巨鹿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跃敬介绍,巨鹿县“原地升级”模式主要从县、乡、村三个层面,系统化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依据不同层级机构的服务能力,县级医养机构主要面向失能老年群体,开展健康监测、中医康复、生活照护、文化娱乐等服务;乡村两级医养中心主要面向半失能、有基础疾病、可自理老年群体,开展康复锻炼、饮食调理、生活照护、文化娱乐等服务。“以巨鹿县医院开办的巨鹿县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为例,对于中度失能老年人,照护费用为每个月3000元,政府补贴后个人仅承担一半费用。”

“当然,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不具备改建条件的机构,以及不习惯机构养老的失能老年群体。”张跃敬说,对于不具备改建条件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巨鹿县按照“自由合作、互利共赢”原则,引导双方签订医养合作协议,鼓励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安排老年科、急诊室等的医师值班会诊。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巨鹿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周为这些老年人提供1~2次上门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检查血压、血尿常规、血糖、心电图等10项医疗护理项目,助浴、助洁等8项生活照护项目。

不仅是河北省邢台市,全国多地都在重新绘制区域规划图。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将万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在美好家园(兰州安宁)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内,由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中心老年人开展基本医疗、建立健康档案、实施慢病管理和传统中医诊疗服务,并与周边医院签订就医绿色通道协议,对急危重症老年人实施快速救治和双向转诊。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睦康养园与和睦医院一墙之隔,开业之初就建立起协作机制,医院定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康复指导、上门查床等医疗服务。湖北省随州市将村卫生室和村日间照料中心毗邻设计、建设,目前建成农村“两室联建”点400个,使农村老年人在得到生活照料、开展文化娱乐的同时,又能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文: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编辑:于梦非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发布人:a44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