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一份百年试卷,几人金榜题名!
2025-06-21 16:08  浏览:81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的湖北乡试考场上,兴山县监生罗正茂,在一份决定他前途的试卷上留下他的笔墨。这份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不仅包含了他的个人“简历”,更完整呈现了他对考题的作答。这份珍贵的答卷,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见清代读书人面貌与科举制度的窗口。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乡试卷首

与现代考生填写准考证信息不同,罗正茂需要在正式的科举卷首,郑重写下关于自己的基本情况:

兴山县监生罗正茂,应同治三年分甲子科湖北省乡试,本身并无违碍过犯,亦无冒替顶名,今将年貌、籍贯、三代名目开报于后。

本身:年叁拾壹岁,身中,面白无须。系本县大溪里民籍。

三代:曾祖尚仁、祖文明、父国柱。

考区与籍贯

“应同治三年分甲子科湖北省乡试”——湖北和湖南两地原本属于湖广行省,清康熙年间划分为两省,但是两省军民政务仍归湖广总督管理。两省科举乡试合闱,统一在武昌考试。湖南数次爆发分闱运动。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下令将湖广科举乡试分成湖北、湖南两闱。因此,考卷上才留下“分甲子科湖北省乡试”字样。

“本县大溪里民籍”——考生籍贯精确到基层行政单位“里”,强调地域归属,这是科举“分省取士”制度的基础。

身份确认

“兴山县监生罗正茂“——罗正茂的身份是“监生”,这通常意味着他通过捐纳(向国家捐财物)或荫庇(父祖有功名/官职)取得了监生身份,从而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本身并无违碍过犯,亦无冒替顶名”——声明自己清白,无违法犯罪记录,具备考试资格。类似于现代考试对考生诚信的基本要求。

年龄与外貌

“年叁拾壹岁,身中,面白无须”——31岁,中等身材,面色白皙没有胡须。详细的外貌描述是古代身份识别的重要方式,确保是本人应试,防止替考。与现代准考证照片功能相似。

家世背景

“曾祖尚仁、祖文明、父国柱”——清楚交代直系三代(曾祖父、祖父、父亲)名讳。这绝非简单的家庭介绍,而是科举制度的核心要求之一——证明家世清白,是“良民”子弟,具备考试资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罗正茂的这份答卷吧


来源:史志宜昌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编辑:曾煜婷 常畅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发布人:351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