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宝玉对宝钗的态度就藏在一首诗里
2025-01-14 02:32  浏览:88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写了宝玉去冯紫英家里作客的事。在宴会上贾宝玉不仅邂逅了蒋玉涵,也遇见了一个熟人,薛蟠。

一次看似简单的宴请,因为玩了行酒令而变得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饮酒行令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出现了,到隋唐就已经很完备了。这是咱们中国人喝酒时用来助兴的一种独特玩法,从古到今都挺常见的。就是在宴席上助兴罚酒取乐的。

宝玉提议行女儿令。具体要求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得说出悲、愁、喜、乐这四个字,而且得说到女儿,还得讲讲这四个字的缘由。说完以后,把面前那杯酒喝了。酒面呢,要唱一个新颖流行的曲子;酒底呢,得就着席上的一样东西来说点啥,要么是古诗、旧对联,要么是《四书》《五经》里的成语。

这个玩法一看就很雅。这可为难坏了呆霸王薛蟠。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怎奈孤掌难鸣,只好乖乖就范硬着头皮上。

宝玉第一个行酒令给大家做示范。他脱口而出的四句诗,让薛蟠坐不住了。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明眼人一听,就知道前两句诗是写宝钗的。宝钗大约在十三岁时来的贾府。在古时候,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大都定亲甚至嫁人了。宝钗客居贾府多年,竟然没有人上门提亲,妥妥的大龄剩女。她一直耗到十九岁才嫁给宝玉。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宝钗虽然满腹诗书,但她更看重仕途经济。她常常规劝宝玉专心读书,求取功名,博得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这与宝玉的人生观恰恰背道而驰。

宝玉原是喜欢读书的,也愿意求取功名,但是他却不无论如何都不愿为官。他宁愿做和尚也不愿与那群“禄蠹”同流合污。他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采菊东篱下的田园静美。

宝钗的结局也正如宝玉诗中所写的那样,落得个人去楼空独守空闺的凄凉结局。

薛蟠再混账,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还是念及兄妹之情的。宝玉当众揭亲妹妹的伤疤,他脸上怎能挂得住。宝钗落得个独守空房待天明的结局,他又岂能高兴得起来。所以当众人夸赞宝玉咏得好时,他却连声说“不好,不好,不好”

一首女儿诗,宝玉对薛家人亮明了自己对宝钗的态度。识趣者自然会偃旗息鼓闭口不再谈金玉良缘。而薛家人是怎么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读一读《红楼梦》就知道了。

宝玉咏完女儿诗后,接下来该唱曲了。他开口一支《红豆曲》不知唱哭了多少人。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
挨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这支曲子曲调忧伤,字字含泪,句句关心,闻之令人动容。

聪明的读者一看这曲词就知道,宝玉这是在唱黛玉。黛玉自幼离家孤单无依。尽管黛玉有贾母呵护,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毕竟寄人篱下,孤单无依。

好在身边有宝玉陪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长大后,宝玉和黛玉暗生情愫,彼此爱慕。原本以为两人能喜结良缘,比翼双飞的。

然而却不料突然空降个宝姐姐。自从薛姨妈带着一双儿女薛蟠和宝钗来到贾府,一切都变了。金玉良缘之说在贾府甚嚣尘上,尽人皆知。宝哥哥和林妹妹这对儿情深义重的恋人,似乎面临着棒打鸳鸯散的悲凉结局。这怎能不让黛玉伤心欲绝。

唱完了酒面曲,饮净杯中酒。接下来该酒底咏物了。宝玉脱口而出“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句诗自然也是咏黛玉的。黛玉的潇湘馆后院里,就有一株大梨树。黛玉在贾府的境遇正如雨中梨花冷暖自知。又如水中漂萍身不由己。没有父母疼爱,没有兄弟依傍,孤单无助的她更喜欢离群索居。

所幸黛玉有宝玉呵护,他们彼此懂得,心有灵犀。自始至终宝哥哥心里只有一个林妹妹。黛玉和宝玉在茫茫人海中彼此遇见,真乃三生有幸。无论能否相守终老,他们都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发布人:b00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