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眼睛干涩视疲劳?中医推荐四大护眼穴位,助您轻松缓解→
2025-01-03 15:48  浏览:93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黄帝内经》指出,“久视伤血”,可见眼睛的功能与血关系密切。肝开窍于目,眼睛受到肝血濡养而视物清晰,反之,就会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等情况。长时间用眼,不仅使眼部血液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还会耗伤气血,影响气血对眼睛的濡养。


缓解眼睛干涩、视疲劳等眼部不适,除了要避免过度用眼,大家还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攒竹穴

攒竹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按揉此穴可明目利窍、散风清热、止痉通络,主治头痛、目视不明、眼睛干涩、目赤肿痛等。

位置: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操作方法:点压穴位,以局部有轻微的酸胀感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

睛明穴

睛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治疗眼疾的要穴。按揉此穴可明目利窍、散风泄热,主治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干涩等。

位置:目内眦上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闭眼,双手大拇指朝内上方按压穴位,以局部有轻微的酸胀感为宜,持续按压10秒左右,然后松开5秒,反复操作3次。

注意:此穴周围血管丰富,宜轻轻按压,切勿用力捻揉。

承泣穴

承泣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常按揉承泣穴,可使脾胃生化的气血更多地注入眼部,从而缓解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目视不明等症状。

位置:目视正前方,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操作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揉穴位,以局部有轻微的酸胀感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

四白穴

四白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按揉此穴可祛风明目、通经活络,主治眼睛干涩、目赤肿痛、头痛等。

位置:目视正前方,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揉穴位,以局部有轻微的酸胀感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

若尝试以上方法仍无法缓解症状,请您及时就医。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眼科 解孝锋

策划:郑颖璠

编辑:王千惠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V38Y7TE】获取授权


发布人:bf9d****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