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说到了不良网络文化的危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能让我们帮助孩子,从流行文化和电子产品那里夺回生活的掌控权,而不是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限制,沦为他人创造力的消费者。
我们可以从两个部分,九个要点入手:
第一部分:孩子的初始值。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孩子的初始值。初始值设定不好,孩子就更有可能在缺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冲动行事,也更容易受到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家长要“言传”,更要“身教”,亲手设定孩子的初始值,而不是交给数码产品。
1、价值观。
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举止得体、实话实说、乐于助人,对不良价值观有抵抗力。
2、态度。
要让孩子自信、自尊、自爱,认真、积极、正能量。
3、作息习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休息是健康的基石。让孩子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坚持运动。
4、足够的玩耍时间。
让孩子学会在不过分依赖流行文化、电子产品的基础上,去打发无聊和放松自我。
5、社交技巧
孩子会通过观察父母的社交生活,以及他们自己的社交经验,来建立自己的社交舒适区。不管孩子是外向还是内向,都要避免让孩子陷入孤立无助、人际关系失常的状态。
第二部分:孩子的成长期。
这个阶段,主要指7岁上小学以后,开始与外部世界不断碰撞磨合,与社会建立起越来越紧密的网络,更快地处理复杂信息。
6、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以专心来应对分心,集中注意力,进入心流状态,高效学习和工作。
7、三思而后行。
慢慢来,比较快,以思考应对冲动和浮躁,抖音快手无脑划屏,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吃鸡再来一局,即时反馈和随机奖励让孩子无暇思考。
8、分清虚拟和现实。
虚拟的成就感和存在感,让很多家长都沉沦其中,“奶头乐”“娱乐至死”的核心就是及时行乐、享受安逸。真实生活往往充满困难、挑战和失误,付出的努力需要多年以后才有回报,甚至没有回报,真实的人际关系可不仅仅是评论和点赞那么简单。
家长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不要搞双重标准,说一套做一套。
9、好好吃饭、运动和休息。
过去十年,科技爆炸是睡眠缺失的主要原因。高质量的睡眠可以让孩子减轻压力,情绪更稳定,注意力更集中,记忆力更好。
限制孩子的屏幕时间,就要给他安排更多的体育锻炼,让他多做有益身心的活动。
最后,附一个悉尼大学凯瑟琳·罗斯博士团队最新的调查研究成果,孩子的视力和户外活动时间成正相关,虽然屏幕会让孩子的眼睛疲劳,但是如果每天能保持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自然光的刺激能保护孩子的视力。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