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美國近年來持續有人喊話稱,中國大陸將對臺灣動武。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專案主任「孫韻」接受專訪認為,美國智庫圈、政策圈都已經出現糾偏的傾向。經過俄烏衝突、新一輪巴以衝突之後,美國不會接受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這是美國的底線。美中雙方會坐下來談管控臺灣問題。
過去幾年,美國時不時就會傳出大陸對臺動武的時間表,尤其以軍方將領或者退役將領預估的時間表最多。美國智庫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一方面是美國特朗普政府以來的對華政策方向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導致雙方從政府到智庫的面對面溝通中斷,誤判增加。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專案主任 孫韻:對華競爭大背景之下,所有的政府部門實際上都是需要來為自己的預算來考慮。實際上對於國防領域跟安全領域來講,那麼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也就是為中美之間爆發一場大戰來做打算,對於他們來說肯定是最重要的。
记者霍偉偉:這樣的結局會不會滑向戰爭的衝突?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專案主任 孫韻:雙方非常注重來進行管控的一個方向,也是為什麼說三藩市峰會有一個很重要的有這樣的一個使命,使得中美關系能夠穩定下來。美國不論是如何同大陸進行競爭的這樣的一個條件下,美方都不希望同中國進行一次軍事的衝突。
孫韻說,烏克蘭戰爭持續近兩年,中東衝突也在長期化,美國充分認識到現代戰爭無論對誰都是一種長期負擔,美國不會願意因為臺灣問題捲入一場新的衝突。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專案主任 孫韻:美方是無論如何都不追求同中方發起一場戰爭,或者說產生一場衝突的,這個也是為什麼從年初以來,美方就一直在對中方強調,一定要恢復兩軍的對話,以及兩軍最高領導人的溝通,在美方看起來是防止衝突的一個底線。
记者霍偉偉:現在恢復了這些對話和交流之後,這種聲音會逐漸地降低,會逐漸地消失嗎?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專案主任 孫韻:這種聲音永遠不會消失的,因為在美國對華政策的圈子裏面,它也分左中右,就是說最極端最保守的那一派,他永遠會認為說大陸是要武力攻臺的,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第一我們要看政府的態度,第二我們要看政策主流的態度,現在政策的主流我認為已經有糾偏的這種傾向。
她說,美國無論是智庫圈,還是政策圈,都認為中國大陸不可能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對臺灣進行武力統一。中國大陸也會評估,只有能夠確保即使美國干預也能夠取勝的情況下才會對臺動武。和平統一仍然是當前的最佳選項,中美有意願在防止戰爭、管控衝突的條件下,處理臺灣問題。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專案主任 孫韻:雙方來共同就臺灣問題進行一些對話,或者說進行一些管控,尤其是對中美之間的分歧進行一些管控,仍然是有這樣可能性的。
中方在與美方的對話中始終強調,“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學者認為,美方清楚知道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敏感性。美中有共同管控臺灣問題的先例,美國政策中,有與中國共同管控臺灣問題的空間,並不會不顧中方立場,一意孤行地處理臺灣問題。
来源 | 鳳凰衛視
记者 | 霍偉偉 劉健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