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中国家庭模式中,最经典的就是“爹妈出门工作,爷爷奶奶在家带娃”。家中带孩子已经成为广大爷爷奶奶晚年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份居家工作虽然没有人给发“工资”,但老一辈们倒也是乐在其中。
但是,时间一长,这种老人带娃的情况就让一些父母们产生了理所当然的感觉;新型啃老一族悄然而生。
新啃老族遭遇70后父母:不带娃不出钱也不用你来养。
小张生完孩子后终于到了要断奶的时间,小张心里盘算着终于可以放下这个粘人的娃娃,自己出门挣钱了。小张和老公商量过后,决定求助于公公婆婆,希望公公婆婆在白天帮忙自己照看一下小孩。令人小张夫妻俩万万没想到的是,公公婆婆二人对于求助竟然一口回绝了。
公公婆婆表示说:自己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儿子也养大了,媳妇也娶了,孙子也生了;终于完成了各种人生任务,我们终于有了空闲时间。这会儿又让我们带孙子,我们可不愿意!
婆婆的话令小张瞬间感觉有些别扭,自己小区里面带小孩的老人遍地都是,年轻人压力大出去赚钱,小孩当然只能求助于老人帮忙照看了。眼看求公婆帮忙的事情要黄了,小张便半真半假的说到:“现在求你们帮忙没时间可别怪将来等养老的时候我们就没时间啦。”
婆婆听到小张这么说,瞬间炸了,立马说到:你们这小俩口放心,我们现在不带娃,将来我们也不需要你们养老!小张听到婆婆这么说,瞬时被怔住了便败了下风。事后小张仔细想想,以前总觉得生了孩子给老人带是理所当然,现在终于明白了,老人帮忙带孩子是情分不是义务。
越来越多的70后父母勇敢的拒绝下一辈的带娃请求,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费力不讨好,真令人委屈
都说3年一代沟,隔辈带娃都不知道隔了多少个3年。总会和孩子父母在教育方式上有非常多的矛盾。这个时候,如果自己的子女不懂和老人沟通交流、包容老人的行为;老人带娃时就会觉得非常的费力不讨好。
明明老人帮忙带娃付出了这么多辛苦,还要对老人如此的不理解,真是令人委屈!为了不受这种负气,很多老年人都会选择拒绝父母的带娃请求。
2、累了一辈子,真的想休息了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个家庭最吃亏的就是老人,年轻的时候拉扯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结婚了抱孙了,发现最后孙子还是归自己带了,感觉又开始了年轻时候的无限循环。
带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年轻的爸爸妈妈带起来都有时候甚是劳累,更别提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让老人在终于可以静下来休息的年龄再次加入“战斗”,确实是对他们身体和精神的一种透支。
3、别拿“养老”威胁我
在普罗大众的观念里,子女被自己的父母抚养长大,就有着应尽的赡养老人的义务。但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不懂感恩,总是拿着“帮我带娃才给你养老”来威胁老人。说出来真的是令人心寒不已。
用带娃式养老来“捆绑”老人的晚年是令老人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们宁愿选择自己养老都不愿意带娃。
其实,在带孩子方面,做父母的亲自陪伴是比让老人家代劳更加合适的选择。
亲自陪伴对孩子的成长也大有益处。
1、不缺席的亲子之爱
时间不能倒着走,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回不到昨天。当父母错过了今天,就回不到昨天重新走过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欠缺成了孩子心灵的一道难言之痛。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父母,我们不能缺席应该要和孩子一起度过的的美好时光,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的相互的亲子之爱。
2、“安全感”的满足
在孩子年少时,最亲最近的人当属陪伴他们最多的人。这个人最好是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爷爷奶奶。孩子对亲近之人有着非常大的依赖,如果父母能努力成为与孩子最亲近之人,将来和谐的家庭环境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内心有着必须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是需要在和父母的相处中得到满足。但是孩子对父母的亲密需求也是有时间段限制的,如果父母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也就只能和孩子渐行渐远了。
3、父母的高效陪伴让孩子更快乐
在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进行互动时,他们的大脑神经是在飞速发展的,神经的发展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育。所以家长们不要小瞧了这高效率的陪伴时间。或许你给孩子再多的物质,那也只是给了孩子一具冰冷的“躯壳”,真正能给孩子带来欢声笑语的还是父母温暖陪伴的“内在”。
总结:
让老人帮自己带娃真的不是老人们“应该做的”,而是他们“愿不愿意做的”。我们不能总是拿着“养老”去给老人们谈条件威胁他们。如果这样做了必然我们也会有面临这样情况的一天。
再者,即便是老人答应帮我们挑起一部分带娃的众人,我们也不能逃避自己对孩子的养育责任。做人就要有担当,这份担当,不仅是对孩子更是对自己父母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