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政策向上,生育率向下
2020-11-22 22:34  浏览:62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来源:EMBA微金


在“婚姻焦虑”“生育焦虑”的现在,单身,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而其背后,结婚率走低,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些情况,国家频繁出台政策,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十四五,“计划生育”淡出

近日,十四五规划建议发布,其中明确提及生育政策: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与5年前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相比,最直观的不同当属“计划生育”这四个字眼的消失,这应该是1981年来首次出现这一变化。

而当时的建议及后来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及: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可以说,无论是字眼之变,还是实际职责的变化,均已说明生育政策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

在全面放开二孩后,2016年人口出生率小幅反弹之后,生育率又步入下降通道。

数据显示:

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7‰;

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

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

很多夫妻在二孩全面放开之后,并没有生二孩的打算。

按社科院的预测,如果形势持续下去,到2028年,全国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单身经济”悄然崛起

单身,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单身人口规模甚至比英国、德国、法国的总人口之和还要多。

据调查显示,在未来一年,有31%的单身者,选择继续保持单身。

超四成白领认为婚姻不能将就,并对30岁不结婚的现象表示理解,还有14%的白领认为不结婚可以享受自由。

可以预见,在新一代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下,单身人士们将会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在这种独身生活模式之下,更多的商家将眼光放在了“单身经济”上。

随着单身人群的不断壮大,“一人食”餐厅悄然兴起,一人份的食品、饮品也开始走俏。

半份菜品、单人食盒、迷你小火锅、一斤装的大米、200毫升的红酒……从堂食到外卖,从线下到线上,针对单人消费的餐饮业态正在涌现。

不只是食品餐饮行业瞄准了单身群体的需求。

在家电行业,一股“迷你”风也正在盛行,不少小容量、高颜值、多功能的小家电应运而生,成为了单身群体的“心头好”。

在不少电商平台,一些品牌的单人电饭煲、小型冰箱等商品月销量甚至能够达到上万件。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春晓表示,单身群体主要是一些白领和金领,作为生产者,特别是商家,会发现这部分人的经济行为在衣食住行、娱乐、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能够成为独立的提供者,一定要对这部分消费群体细分。

老龄化加剧

“延迟退休”正在路上

与生育率逐年走低相对应的,是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人。

所谓中度老龄化社会,指的是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

20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2.6%,部分省份早已超过14%,率先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无数事实证明,老龄化日益严峻,影响是全方面的。

这不仅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随之抬升,也会带来迫在眉睫的养老金压力,同时还会经济增长形成一定制约,更不用说房地产的未来了。

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面对人口老龄化,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两个重要措施: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早在2012年6月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按人社部要求,2020年应当是最后期限,不过推出延迟退休至少五年后才会实施。(详情请见《延迟退休,这届打工要干到65岁,你也受影响》)

目前,业内讨论较多的主要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先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0岁,把女性两档退休年龄统一到一档,再同时延长男女退休年龄;

另一种方案是男女各自延长,女性延长步伐比男性快,最终统一男女性退休年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赞同第一种方案,他认为,部分女性50岁就退休,年龄太早,当务之急是应该将男女退休年龄先统一起来。

“第一步,女性可以先统一到55岁,统一之后再往60岁一步一步延长;男性在女性统一到55岁之后,也开始起步延长。

当女性的退休年龄延迟到60岁,男性应该延迟到了62、63岁,然后再一起统一延迟到65岁。

在保持‘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基础上,女性可以稍快一些,男性慢一些。”

任泽平:建议先放开三胎

10月,恒大研究院任泽平任泽平建议:建议放开三胎以应对人口少子化、老龄化。

他表示,考虑到当前各界对是否全面放开生育争议较大,建议在“十四五”时期可从尽快放开三孩开始逐步推进并观察效果。

之前放开“单独”二孩和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预期,并大幅低于反对放开生育派的预测数据。

先放开三孩既符合民意、给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权,也可缓解保守派对全面放开生育导致人口暴增的担心,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传统智慧。

2019年出生人口减幅明显收窄主要在于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减幅边际明显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稳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数减幅均较2018年明显收窄。

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从981万降至593万,没有一孩哪来二孩三孩,预示后续生育形势严峻。

从长期趋势看,由于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降至不到1100万。

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

任泽平还在报告中预测,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年左右开始,中国人口总量将急剧萎缩,2100年中国人口将降至不到8亿,届时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约19%降至7%。

“开放三胎”建议一出,激起了网上热议,“你给养吗?”“住房读书教育不用钱吗?”……

对于任泽平的倡议,人口与未来网主编何亚福认为,“现在不但应该放开三胎,而且应该全面放开生育,把生育权归交给家庭。”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教授分析,“预测放开三胎或全面放开是今年或明年的事,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一定会让决策层尽快作出决定。”

然而,说到底,不管政策怎么放开,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确是横亘在大多数人面前的“三座大山”。

生育率的提升,这注定是全人类的一场长期战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21财闻汇、中国经济网、泽平宏观等


发布人:ab2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