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妈妈
孝顺父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小的时候父母养育孩子,老了以后子女赡养老人,这本应该是默认的事情。不过“孝顺”并非是一种“绑架”,这不仅会破坏亲子感情,也会寒了子女的心。
案例
王女士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一辈子非常操劳,好在儿子比较有出息,考上了好大学,并且自己创业收益颇丰。
儿子也非常孝顺,将王女士接到城里生活,可没多久家里面老父亲就来了电话。老父亲一直比较对女儿付出很少,索取的却比较多,对女儿的生活也不怎么重视。
看到老父亲的电话,王女士心里大概也猜出了想要干什么。接通电话后,果然老父亲不知道从哪听说外孙当了小老板,赚了不少钱,于是想让外孙拿钱给亲孙子买房,电话中还不忘记打感情牌:
“你弟妹为了孩子婚房首付,天天和你弟弟吵架,嫌弃你弟弟没本事赚钱少,孩子马上要结婚,首付还差不少……”
听着好像是在说儿媳妇的不是,但每一句话都透露着要钱,希望女儿能帮忙出这个钱给外孙补贴。
这么多年苦着过来的王女士终于忍受不了了,自己儿子的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好不容易人生有些起色,要是钱被拿走,今后生活怎么办
“亲孙子亲,外孙就不亲吗?我儿子从小享受过一份姥爷的爱吗?你们关心过一次吗?凭啥让我儿子补贴他们?没有这种道理,这个钱不能给!”
听到一向听话的女儿拒绝了请求,老父亲脾气也上来了,“斥责养了个不孝女,不给钱看我告不告你!”老父亲的话也让王女士失望了,不再对老父亲有任何幻想,一句话结束:“告我也不可能给你养老”。
分析:
本身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不同,已经伤了女儿的心,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应该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再者子女赡养老人是义务,可老人也要识大体,花外孙的钱疼亲孙子,这道理在哪都说不通,也和孝顺老人关系不大。不要借用“孝顺”来绑架,这样不仅会寒了子女的心,也是给自己晚年生活制造矛盾。
父母想要安享晚年,应该怎么做?
第一, 教育孩子一视同仁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领路人,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决定了孩子今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父母的教育孩子要一视同仁,不能随便偏心,在父母疼爱长大下的孩子,不用父母开口讲,孩子自己都会很孝顺。
第二, 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要教出“懂感恩,知孝顺”的孩子,父母要给孩子做好带头作用,生活中善待自己的老人,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学会,现在父母是怎么做的,孩子今后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
第三,做“明事理”的家长
人要越活越“精明”,而不是越活越“糊涂”,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了以后安心过好生活,自己留有一些养老钱,一来也是心疼孩子减少负担,二来不看子女脸色。同样的也不做糊涂的老人,偏心偏袒某个孩子。
作为父母要对孩子一视同仁,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不能放纵也不能溺爱,把孩子培养的优秀了,未来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我是小雪妈妈,一名90后宝妈,关注我,每天分享科学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