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数为2.53亿占人口总数的18.1%,65岁以上人口数为1.76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6%。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专家预计“十四五”期间养老金将面临巨大的收支压力。
养老保险基金“负增长”
受疫情和经济环境的影响,2020年国家对社保政策进行了调整,以减免、缓缴等方式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社保压力。专家预测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将减少1.4万亿元,开始“负增长”。预测至2028年养老保险基金会出现“收不抵支”,退休金发放压力巨大。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养老金制度调整刻不容缓
2020年养老金实现“16年连续上涨”。 同时,国家要求按时全额发放3亿人的养老金,确保养老金制度的顺利运行。但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率连续下降的背景下,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严重影响。
2021年养老金4大重要变化
一:2021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再度上涨
2018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额为98.64亿,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663.86亿(收益率为9.03% )。 2020年全国25个省市委托投资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超过1.11万亿元,许多省市的投资收益率超过10%。 因此,可以大胆地预测2021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额将再次上升。
二:2020年9月底,企业养老保险结余为4.5万亿元
很多退休职工担心养老金余额会影响养老金的全额正常发放。对此,人社部在2020年10月末就这个问题作出了正式的应对。 数据显示,到2020年第三季度,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为4.5万亿元,中央财政调整力量加大,养老金会按时全额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三:养老金实现省级统筹,统一由社保卡发放
省级统筹有利于养老金的调动和调整,提高了资金的保障力度,保障同一省内养老金的全额发放。现如今31个省市已经有26个省市实现了养老金省级统筹,其余5个省市也在稳步推进。另外,根据国家要求,从2021年开始养老金在社保卡内统一发放,由社保卡所有者领取。
四:2021年养老金实现“17年连续上涨”
2021年退休人员、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基准将迎来“17年连续上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是根据物价的增加水平和社会人均收入等设定的,经济增长和物价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养老金是退休老人晚年生活的一大牢固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养老金标准的调整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养老体系。另外,从上述四项变化来看,保证了养老金的全额按时发放。关于这一点,我想退休人员们也不用担心。
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