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院或将成过去式,新型养老模式正在到来,无需拖累儿女
2021-08-02 15:04  浏览:40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已经公布,从数据上看,在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之中,年龄达到60及其以上的人口达到了将近2.7亿人,占总人口的18.7%。而面对这样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以及完善“养老”的问题。




根据官方所发布的一些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养老机构的床位数量共计大约为483万张,而养老人数与床位的比例达到了恐怖的100:1.8,这意味着100个人只有1.8张床位。供需关系已经严重失衡。而且很多的养老机构需要通过政府的扶持以及补贴才能够将盈亏实现平衡。而在当下,我国的养老模式比例还是遵循9073的原则,所谓9073是指90%的老人在家里养老,7%的老人进入社区之中养老,剩下3%的老人在一些机构中养老。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对于养老服务的质量,保障老年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在这个时候,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的模式在政府的推动下逐渐开始实施。该模式在各种养老场景所提供的帮助不可谓不大,还能够为老人提供近距离、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必将在未来的养老模式之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根据相关部门所提供的数据,在2030年的时候,我国的养老产业将会大量增加。在这其中,物业+养老的崭新模式在未来所占据的比重将会不断上升。而这个时候很多的企业也已经纷纷开始布局,主导者为一些隶属于房企的物业以及独立的物业公司,随后物业通过与养老和医药公司进行合作,以此来推出新养老的子品牌,同时建立一些养老中心,进入养老区域。


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此进行考虑。第一,受传统观念以及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在家里进行养老。而这个时候物业就会直接与之对接,提供养老服务。这是距离上的优势。第二,相比于独立的养老公司,物业显然对于小区的环境更为熟悉,可以根据小区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政策,还能够提供与之相对应的上门照顾服务。




而如果站在物业的角度进行考虑。第一,物业公司的业务中大部分是传统的物业管理以及延伸出的小区增值业务。通常情况下,小区增值服务的利润是要高于传统的物业管理的。但现在很多上市物业公司的社区增值业务所占比例连10%都达不到,因此将延伸的服务继续扩大到养老业务,对于物业的利润也是一种提高。不仅如此,有一部分养老服务本来就与原来的物业服务有一些重合的现象,比如保洁以及急救等,所以物业公司如果开拓养老服务,那么成本会降低很多。


虽然有着如此多的特点,但该模式仍然有着一些问题。而在这其中,最紧急的莫过于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因为是服务老人,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而物业公司原来的员工如果想要转型成为养老服务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想要获得收益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会导致公司所付出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提高,对其盈利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则是这种模式如何盈利仍然尚不明确。很多物业公司在养老领域的布局还尚且处于摸索阶段。只有一些该行业的巨头公司正在逐渐形成品牌化以及规模化。而且因为养老产业是掺杂着公益性质的,所以很多养老的企业都需要政府进行资金上的扶持,所以关于如何盈利尚显模糊。


除此之外,很多老年人因为年轻的时候节约惯了,其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欲望并不高,这也就会导致养老产业的利润并不会太高。投入大,回报低,这对于物业而言想必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而且随着各种新技术在智能硬件与软件中的应用。智能养老也会成为社区居家场景下的新趋势。




总而言之,这种模式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模式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而且对于社会、企业以及个人而言都是有不小的好处。对于当时的年轻人而言,能够有这种模式的养老服务肯定是非常好的,毕竟这样可以将重心放在自己的事业上,但物业应该怎样解决各种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发布人:3b4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