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李阿姨晚年生活过得很潇洒,退休以来,她和老伴旅游的脚步已经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外出旅游的时候,不是去老年大学就是去跳广场舞。李阿姨说:“辛苦了一辈子,总算可以尽情地放松放松了。”
能有这么自在的晚年生活,李阿姨总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帮儿子带孙子,她一天孩子也没带。为此,李阿姨直接和儿子儿媳说:“带孙子不要指望我,我既不会出钱,也不会出力。也请你们放心,我也不指望你们养老。”
此话一出,儿子儿媳也是无言以对,李阿姨说得有道理,谁都知道老人没有帮忙带孩子的义务,她还声称不用养老,更让人如鲠在喉。幸好儿媳是独生女,孩子是姥姥带大的。
李阿姨这样说,她儿子心里也是有意见,觉得妈妈很自私,儿子心想即使妈妈不帮忙看孩子,自己也肯定是会养老的,她这样说只是不想看孩子而已。每年过年,儿子只是匆匆回李阿姨家一趟,马上回岳父母家,他们一家人都在岳父母家过年。
这时,李阿姨心里也会有点难受,但既然自己已经声明不带孩子,儿媳和孩子不来,她也不好说什么。至于两代人的关系,可以说没有一点温情,平时几乎不联系。
李阿姨的邻居——63岁的刘阿姨,与她恰恰相反,很不赞同李阿姨的这种行为。
刘阿姨一家都不是本地人,刘阿姨的儿子考取了当地的公务员,儿媳也跟着考取了那里的教师,刘阿姨对两个孩子的工作很满意。
刘阿姨不识字,干了一辈子下力气的活,也不像李阿姨每月有8000多元的退休金,她每月只能领170养老钱,还都放到儿子那里,因为她不会从银行提钱。
但对于给儿子带孩子,和儿媳怎么相处方面,刘阿姨却很有自己的主见。
刘阿姨说:“不指望孩子养老,这种话我一辈子都不会说。聪明人、疼儿子的人都不会说这种话。
第一,你就是不怕得罪儿媳,你还不怕得罪儿子吗?‘我不指望你!’,是对孩子多失望,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哪个孩子愿意听到自己的妈妈这样说自己,心里要多难受。
第二,孩子谁带和谁亲,你不带孙子,孙子也和你没有感情。等哪天你想抱抱孩子,孩子都不要你。你看再多美景,他们都不会喊你一声‘奶奶’。
第三,你如果躺在病床上一天,就知道用人是有多难,而最能指望的人难道不是儿女吗?你还想护工能对你多有感情,你若不能自理,只需一天,你就会明白这句‘不用你养老’会令自己多么无助与羞愧。
第四,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讲法律的地方,你没有带孙子的义务,儿媳也没有养老的义务。对于没生没养的儿媳,她坐月子、带孩子这几年最需要人帮忙,也是与儿媳建立感情的最好时机,感情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说出这种话,也不知道是和谁置气,带一个孩子最累也就一年,3年孩子就上学了。以后你再想帮忙,也没有机会了。”
刘阿姨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刘阿姨妯娌四个,她婆婆没有帮一个人带孩子,也是说不指望孩子养老,还总找儿媳们的茬。但未来怎样,谁能知道?
刘阿姨的婆婆最终瘫痪在床10年,四个儿子都不伺候,是四个儿媳轮流照顾的。刘阿姨还是心善的,轮到她的时候,她还能好好伺候,也能看出她婆婆后悔了,流着泪说对不起她。但其他儿媳都对这个婆婆没有好脸色,甚至还有更过分的行为。
刘阿姨说自己受过的气,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儿媳再受,自己养老就是要指望儿媳。
孝子,孝子,名声是儿子的,干活的还是儿媳。
人与人相处,总是真心换真心,刘阿姨的儿媳也总说遇到这样的婆婆是自己的幸运,两代人住在一起很多年,一直相处得很好,周围人都很羡慕。
晓角心语:
当然你没有帮忙带孙辈的义务,谁也不能强迫你。同样的,你也没有逼婚、逼生的权利,但你却一直在这样做。
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相对的。
如果你的家庭总是在讲法律,那么关系可能也只是在人性的边缘徘徊。
都知道“家和万事兴”,你冷冰冰的对儿子儿媳说:“带孩子不出钱不出力,不用你养老!”这样的家庭想必也和睦不到哪里去吧。
作者:晓角心语,自媒体撰稿人。我手写我心,活我所活。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