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程度严峻,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202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将占到总人口的14%,到2050年,占比更是达到1/3,呈现倒三角结构。
在省人大代表、黔西县青龙煤矿工人齐慧看来,现阶段,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养护、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诸如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不足等各种社会问题。在我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紧缺现象,加快人才培育力度刻不容缓。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齐慧便呼吁大家要关注该现象。“养老事业在我省处于基础起步阶段,基层基础相对更加薄弱,各类县级公办、民办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空缺,无专业养老护理员。现有大量从业人员也未经过专业培训,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齐慧在采访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加强宣传引导,增进公众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理解和认可,加强养老服务培训及技能认定工作,给予待遇保障及岗位津贴,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解决专业人才流失问题。 在推动高校、职业院校、技校合理设置养老服务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减免一定比例助学贷款、全额返还学费、一次性补助、校企定向签约等政策,吸引考生填报,为基层养老服务提供专业人才。 此外,还要进一步充实老龄工作干部队伍,尤其是加强县、区、街道、社区各级专兼职老龄工作人员配备,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及年轻化,并利用大数据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库,通过远程服务等实现区域人才共享,提高专业人才的利用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盛道利
编辑 杨羽
编审 王璐瑶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