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金问题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是有它当时的时代背景的。
在工厂的工人由于参加了社保,现在每月可以领三四千元甚至更多的养老金。
农民呢?在人民公社时期,大喇叭一响,按时出门做农活,生产出来的粮食,要先完成国家公粮任务,即把生产队自己种的粮食低价卖给国家,然后队员按人口和劳力分口粮自己吃。
第二点,当时兴修水利,都是人挖肩挑,高级一点就是手推车运输。一到冬天,大批民工就开始挖河做堤,现在水利河流四通八达就是农民的辛苦换来的,大冷的冬天,农民做工汗流浃背,工地上热火朝天,显示出那代人的风貌与精神,只有电影上才看得见了。
哪里像现在大型挖掘机上阵,省时省力省工。
也就是说,那时的农民把青春热血和收获都奉献给国家了。
农村实行分田单干和改革开放以后,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得,不需要交公粮了,年轻人也外出打工赚钱养家。
现在60岁以上的农民老人,都是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他们现在老了,做不了重活,没有了收入,生活十分艰难。
政府也有考虑,最初是60岁的农村老人,每月50元生活费,然后逐年增加,高龄老人有100元。
你说这些农民该不该有养老金呢?
他们是全国人口粮食的贡献者,水利工程都是农民义务劳动,换来了今天的局面。
现在他们老了,生活没有着落,不像工人有养老金,每月只有百来元的生活补贴,够吗?能不能增加一些呢?
主要是解决那批老农民,他们那时候是无私奉献,没有积蓄,后期农民就自己有收入和积蓄了,以后不管都说得过去,现在城乡新型农保也开始实施,以后农民也不用为生活担心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