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做养老只能靠情怀来坚持?这里的人才蓄水池却吸引了她们
2021-08-07 00:25  浏览:102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01:35



养老行业,人才问题一向是硬伤,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是痛点。但如果有了好的职业晋升机制,有了好的职业前景,这个职业也许就不再是只靠情怀来苦苦坚持,而是被赋予了无限的动力,变得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7月22日,松鹤养老集团第七届人才蓄水池总结大会在总院举办。自2017年9月,开创性地为养老护理员、养老院护士打通了晋升通道——松鹤人才蓄水池以来,这个活动已成功举办七届。


“能从这份工作中收获新的技能、知识以及成就感,就足以让我们继续做下去”,护理员龙小霞和李海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多年的实践,加上在人才蓄水池项目中的打磨,使她们从毫无经验、缺乏自信、只求安稳的打工人,变成如今经验丰富、应对自如、将心比心的奉献者。


她们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那不仅仅是突破个人瓶颈、充实提升自我的坚持,更是为养老行业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笃定。






职业晋升机制不仅仅带来高薪


夏日炎炎,火红滚烫的八月,广州市松鹤养老院榕树林林,亭阁错落有致,涓涓细流缠绕,老人歇息于亭子,给人以岁月静好之感。


在这里,广州日报的记者听到了护理员龙小霞和李海艳的晋升转变历程。她们两人都是通过松鹤人才蓄水池晋升为区长助理。


九年前,由于年岁渐长难以适应“两班倒”,龙小霞从流水线作业的工厂行业,加入到护理员行业。在毫无照顾老人经验的情况下,她通过养老院的3个月导师带教实践,成功通过考核并上岗做总务。


一直以来,她只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薪水,加上受教育程度不高带来的自卑感,让她从未想过走晋升通道提高自我。


但在领导的认可和鼓舞之下,一直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龙小霞,在前年参加了“松鹤人才蓄水池”的计划,竞选区长助理的职位。


然而,龙小霞第一届没通过。她坦言:“主要还是文化水平低和年纪大,所以没什么信心,知识掌握也不到位。”养老院为此专门为她开设了一个月的加强培训,补考才通过。


相比之下,李海艳则比较幸运。一年前她开始备考。尽管对电脑打字等软技能掌握感到吃力,但经过导师的指导她一次通过了考试。






获得技能、得到提升,幸福!


如今,有大量年轻人加入养老的护理员行业,李海艳经常大方地表示想向他们学习新事物,诸如电脑操作等知识,以提升自我能力。已经五十岁的李海艳,还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心态。


自从2020年1月成为区长助理后,龙小霞感到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了如何跟老人、家属沟通。疫情期间,由于家属无法进养老院探望老人,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等交流,她的沟通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


“现在我的工作面扩展了,很多时候要和同事、长辈和家人打交道”、“保持沟通良好的关键,是第一时间了解老人家的意愿,而不是从个人意愿出发”。


而此前非常害怕讲话的李海艳,在三个月的带教中和老人、家属频繁沟通,也逐步树立起自信。她常常利用下班时间用微信给家属老人视频通话,缓解他们情绪上的焦虑,受到老人和家属的认可。


龙小霞说:“职业有晋升通道,薪酬有提高的机会 ,我当然开心。同时我也很看重工作技能提高而带来的成就感。”李海艳也和龙小霞不谋而合。哪怕后续没有晋升的可能性,职业生涯或许就止步于此,她们也不自怨自艾,能从这份工作中收获新的技能、知识、经历,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足以让她们继续做下去。






不唯学历、不论出身,拼了!


记者了解到,松鹤人才蓄水池报名学员,有3个月的导师跟岗带教学习时间,学习结束通过考核即可晋升。考核内容包括:实操、理论考试、长护险评估、文书找错、电脑操作、情景模拟、面试等管理岗工作内容考核,考核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即通过考核实现岗位晋升。若没通过仍可在之后的一个月加强学习补考。


它不唯学历论,不论出身,致力培养符合松鹤文化的一线管理人员,提升服务质量,为长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优质养老服务。


像李海艳、龙小霞这样的护理员们,在升职后养老院会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实现各方面的自我提升,以弥补过去的知识文化缺憾,增强自信心。


长期以来,养老护理员、养老院护士职业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晋升空间窄,对大学生吸引力低。有医学知识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到医院工作,毕竟医院的晋升通道更顺畅,这导致了她们的素质难以提高。


可喜的是,广州许多养老院针对这一现状,采取了多样的政策,逐步拓宽养老护理员和护士的发展空间,为整个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


广州市松鹤养老院的人才蓄水池计划,肩负着养老护理员、护士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广泛提高的重任,让社会认识到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价值,用时间证明新鲜血液也能接过养老行业的接力棒。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实习生沈昊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实习生沈昊雯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实习生沈昊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欣


发布人:b7bc****    IP:61.145.1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