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整个医疗实践活动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关系。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也会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从整体来看,当前环境下我国的医患关系仍处于失和状态,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但对医疗服务市场造成了强烈冲击,甚至己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
编辑
01了解人口老龄化对医患关系的积极影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受到推动
1、促进医疗卫生体制的变革
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尚未健全,仍存在很多需要补足之处。如养老金的支出比例问题,养老保险的报销问题等等。伴随着老年患者的增多,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虽面临严峻挑战。
但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对于体质变革的一种催化剂,可以加速体制变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地进行当中,与此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这些问题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也将促进我们寻找新的途径及方法缓和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
老年患者的病症相对较为复杂,多为慢性长期疾病,除住院治疗外,仍需长时间的出院后康复治疗及护理,因此治愈难度也较大,老年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生病时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但在现有的医疗卫生水平条件下,仍有很有疾病是无法进行治愈的,因此在面临重大疑难疾病时,医生也多采取保守治疗。
编辑
这就会给老年患者带来一定心理上的落差,对医学技术及医生甚至医院的疾病治愈能力产生怀疑。因此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疗技术发展的成果就可以运用到实际的临床救治当中,从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3、推动相关养老产业的发展
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也将不断地增大,现今医院多采取“医养结合”的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这将带动一些社会上的养老产业的发展,扩大护理老年病患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需求,为更多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将会推动养老专业化医疗及护工团队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编辑
02了解人口老龄化对医患关系的消极影响,老年患者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老年患者一般身体素质较差,身体抵抗力相对青年及中年人来说较差,容易患病。同时伴随着身体机能的减弱,常常患有多种老年疾病。医院在收治患者的时候,面临较大的风险与挑战。比如,对于同样是患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以及非老年患者来讲,医院可以为非老年患者提供相对较多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愈目的。
而对于老年患者治疗方案的实施往往还要认真且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是否具备实施手术的基本条件,这就对医院自身的治愈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老年人突发性疾病的患病概率也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较高。
一旦在住院期间发病,最后未能抢救成功,也会使得患者家属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尤其是那些对医疗卫生缺乏基本知识的患者家属。所以,目前部分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私立医院等非公立型医疗机构均对收治老年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排斥现象,更加愿意接收患病程度较轻,患者年龄相对较小的青年和中年患者。
编辑
目前我国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工队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文化水平较低,规模较小,平均工作时长较长,薪资待遇较差,职业流动性较差,缺乏专业且系统化的培训,可以说己经发展到了瓶颈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患者的增多无疑对本就人员匮乏的医方提出了新的挑战。
03医患之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可设置环境温馨的医患会谈室供其交流
1、完善患者知情告知和规范第三方病情见证
要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就要完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切实保证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将进行的治疗。在此前提下,其本人同意进行该治疗。实践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医患纠纷危机,对于经评估,患者手术难度大及手术过程中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等预后较差的情况的,或者患方选择放弃治疗的。
临床科室可向医患关系办公室申请,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作为第三方,进行重大手术术前告知或者放弃治疗的见证。至此,医患关系办公室对于有潜在纠纷可能的患者,实现从术前到术后的全过程跟踪,针对医患纠纷的高发点。
协助科室做好规避,全力防范和避免医疗投诉和纠纷的发生。医患关系办公室作为第三方见证科室进行病情和医疗措施的告知,对谈话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助力临床科室提升术前谈话水平。对患者或家属签署的手术知情告知书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现场做出判定,如发现不具备,则及时指正。
编辑
2、设置医患会谈室关注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
各个住院病区分别设置环境温馨的医患会谈室,实现在公共病区内有便于医护人员就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计划与患者和家属及时沟通的独立私密空间。独立医患会谈室的设立,不仅能实现尊重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感受,还能较好地保护了患者和家属的隐私。
可以通过温馨的会谈环境带给患者和家属舒适放松的贴心感受,在此前提下,再通过这种正式的会谈,可以有效提升医患沟通的水平。作为患者和家属,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本能地会对未知的疾病及疾病转归及预后发展产生茫然和恐惧。
有时医患间无法实现有效沟通,有可能是患者或家属的心理建设出现了问题。此时,适度地关注患者及家属,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为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目前的病情进展,适时地给予安抚和慰藉,能搭建医患沟通的美好桥梁,共筑医患之间的友好情谊。
3、积极主动并统一口径防止第三方不当干扰
政府相关部门或舆论媒体等第三方有可能在医患纠纷危机的处理过程中产生不当干扰,给医院造成公共关系压力,对医患之间沟通产生阻力,不利于医患纠纷危机的解决,对医患纠纷案件的进展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有错误的意识,他们在与医院沟通的过程中会潜意识地认为可以利用政府相关部门或舆论媒体等第三方对于患方作为弱势群体的“同情心”以获得支持。可以或通过政府公文,或通过舆论造势,达到给医院施压的目的,以便患方在医患纠纷案件责任不明的情况下获得支持得到巨额赔偿。
编辑
很多患者和家属甚至将此想法反复多次直白地告知医院。在此情况下,医院更要注重与政府相关部门或舆论媒体等第三方的及时沟通交流,要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或舆论媒体进行沟通,可以定期组织交流活动。
设置发言人制度,确保以真实情况统一口径,使舆情不被利用和受不良煽动,缓解公共关系压力,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化解不必要的第三方施压可能会给医患纠纷危机解决所增加的困难。
结语:医患纠纷案件结案、医患纠纷危机终结之后,案件的评估整改不能仅在危机过后停留在书面的评估总结及持续改进。因此,要提升医患关系办公室地位,设为正科级建制,增加办公室人员配备,提高人员薪资绩效待遇。同时让医患关系办公室直接归属于主管院领导管辖,剔除掉非医患关系管理以外的其他医政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