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利飞
国土空间为社会有序运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我省要形成怎样的国土空间格局?如何科学构建?它与老百姓的工作生活有何关系?
9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了我省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省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格局,呼之欲出。
为何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平衡需求,避免各类规划“打架”
每寸土地,皆是资源与财富。土地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前期规划必不可少。
“以前,我们遵循的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多个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就是将这些分散的空间规划统一融合。”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介绍,“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不是对原有规划的简单拼凑,也不是完全的另起炉灶,是在吸收、改革、提升的基础上,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整体重构,既继承原有规划的优点,又有重大创新。
以前有的地方土地利用规划有交叉“打架”的现象,同一片土地会分区域被界定成不同种类的用途。全省形成“一张图”的国土空间规划后,将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统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各类空间性规划互不衔接、相互冲突的现象将不会出现。
住建、交通、水利、林业等领域国土空间需求旺盛,为满足需求、让生产空间更集约高效,我省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将充分征求各行业意见,综合平衡各相关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
金勇章提到,国土空间规划是自上而下编制,对各领域专项规划具有指导约束作用,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要落实总体规划。
怎样形成安全和谐的国土空间格局——
“阳光”规划,加强监管,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我的房子周边有没有学校、公园、健身房”“楼栋间的距离隔多远才符合规划标准”“想在居住空间内看见宽广场、大马路”……
这些与群众的衣食住行、百姓安居乐业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能用空间规划来回答和保障。
“国土空间规划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局局长覃佐彦告诉记者,在国土空间规划时,会按照宜居适度的总要求,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提出明确的要求,设定相关约束性指标,并层层传导至详细规划,将来各种开发建设必须满足这些约束性要求。
据了解,此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坚持“开门规划”“阳光规划”,特别强调公众参与,实实在在地倾听老百姓的诉求,充分保证老百姓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不仅如此,在规划实施和监管过程中,我省将严格维护规划的法定权威性、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规划监管中的作用,确保“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
目前,为做好总规划与分规划的有效衔接,我省正积极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大力推进多测整合和多验合一,实现了项目审批办理时间显著压缩减少。
根据规划,我省要在2035年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9月23日07版)
[责编:李絮枫]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